动作传承|陈俊峰用动作讲故事 罗浩铭︰老板唔好觉得动作一定贵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AFAA)主办的《香港电影巡礼—吉隆坡站》于上月顺利举行,今年大会带了六部精选的港片前往与当地观众分享。其中《拼命三郎》及《触电》,分别由动作指导陈俊峰(MJ)及罗浩铭做代表,宣扬香港动作片。《香港01》随团前往之余,亦跟两位做了一个专访,大谈香港动作片的前景,一部《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成功,又会否为动作片带来一个小阳春?

《拼命三郎》及《触电》,分别由动作指导陈俊峰(MJ,左)及罗浩铭(右)做动作指导。(Hugo FOK 摄)

陈俊峰(MJ)与罗浩铭,未入行经已互相认识,二人最先学的武术同样是跆拳道。陈俊峰︰“是当年比较普遍的运动,后来又练过parkour,一齐玩的朋友有来自电影界的,就系咁开始入行做动作替身。”罗浩铭就一直习跆拳道为主,一次以成龙名义,全球寻找接班人的《龙的传人》招募徒弟计划中,在加拿大选区胜出,有机会到北京比赛,虽然最终18强止步,但就开始对电影有兴趣,不断寄信自荐到不同电影公司,最后由临时演员做起,“第一部参与系《扑克王》,有古天乐、刘青云,而我就企何超仪隔篱做保镳,当时剧组问有冇人有兴趣做其他岗位,我都积极参与,只要你畀人感觉系帮手解决到问题,下次就会再揾番你嚟开工。”

Locker(林家熙)与细猫(应智越)专程去练泰拳,所以拍出来甚有效果。(《拚命三郎》电影剧照)

《拼命三郎》打得写实

谈到二人带来的作品,《拼命三郎》与《触电》是两种口味的动作片,前者写实,后者科幻天马行空,各有特色各有难度。陈俊峰︰“近十几年,动作设计都系跟剧本去走,唔系8、90年代追求视觉那种模式,唔系个个警察都识后空翻,而家追求写实。戏中谭耀文跟郑浩南哥拍过唔少动作片,而Locker(林家熙)与细猫(应智越)更专程去练泰拳,所以拍出来都有效果。其中两位前辈在压轴一场戏,刻意写到想打到旧时那种狼,但年纪大已经喘晒气,当中就是要拍出这种细腻,唔想再为动作而设计动作。”

《触电》的剧本罗浩铭有份写,因为自己都钟意打机,可以有很多创新谂法加入去。(《触电》电影剧照)

《触电》天马行空的代价

《触电》的剧本罗浩铭有份写,因为自己都钟意打机,可以有很多创新谂法加入去。“呢种动作香港冇人拍过,外国有但都系《挑战者1号》(Ready Player One)或《创‧战纪》(Tron)嘅几亿大制作,讲咗等于冇讲,所以创作自由度好大,但都可能会被观众闹太夸张,幸好自己团队的成员都好热血,个个都好全心全意去试新嘢。”

能够带两部有不同风格的动作片,来到马来西亚宣传香港电影,两位都显得兴奋。(Hugo FOK 摄)

“动作片”唔一定系贵

近年电影市道差,动作片涉及的人力及拍摄时数较长,会否在逆景下首当其冲?陈俊峰︰“市道差就每个部门都受害,你又睇番过去,有戏开每个部门都有机会埋位,唯独动作组,只要部戏冇动作就唔使用到我哋,所以大家都辛苦,唯有装备下自己,钟意嘅就留低,想暂停一下都可以。”

戏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景拍摄,减轻成本不用搭建。(《触电》电影剧照)

罗浩铭在此想替动作片澄清︰“好多老板都畀‘动作片’三个字吓怕,其实大有大做细有细做,你要炸飞机炸红隧当然会贵,但廿年前部《杀破狼》,全片都系得三场打戏,都系拳头交,但部戏都已经变成经典。如果套戏剧本好,三场打戏已经可以好好睇。相反就算你拍文艺片,你一定要去巴黎取景,咁一样会贵。”

咁最平又可以去到几平呢?200万!罗浩铭应承各位老板,200万可以埋单。“徐克《蝶变》、吴宇森《英雄本色》,当年成本都唔多,一样照做到。好似《触电》第一幕喺皮厂拍摄,我哋要制作一啲障碍物畀ANSONBEAN挡子弹,但我哋冇Budget,所以就地取材,喺现场揾啲垃圾陈置个War Game场出嚟,出来一样好睇。我哋有信心,创意会畀到惊喜大家。”

罗浩铭指好多老板都畀“动作片”三个字吓怕,以为一定贵。“其实大有大做细有细做。”(Hugo FOK 摄)

“首部剧情”都可以系动作片

香港政府有大大小小对电影资助的计划,其中“首部剧情”分大专组及专业组,分别有500万及800万的资助,而《武替道》就是首部计划中“首部动作片”,非常难得。陈俊锋︰“咁系因为新一代导演未必识拍动作,你问新导演加场动作好冇,佢通常都话好,但只限套戏入面有动作,而唔系一部真正的动作电影,动作电影就好似默剧,用动作讲故仔,好难写。而文艺片完成度又较易掌握,所以首部剧情通常都以文艺、社会议题为主。”

《武替道》是少有能在《首部剧情片计划》,胜出的动作片。(电影《武替道》剧照)

罗浩铭虽然没有参加首部剧情计划,但他在古天乐老板的鼓励下,都在设计动作前写下剧情︰“古生就系鼓励我去创作,唔好成日等运到,话冇角色揾自己,索性自己去写,去创造机会畀自己。结果单单故事大纲都改到第三次先成事,希望大家都畀多少少机会动作片,低成本拍出来都会有惊喜,唔使部部都系《九龙城寨之围城》,业畀最需要系中小型电影。”

访问当日,《触电》在香港刚开画,首日只得5万港元!当时未有奇迹先兆,但问到罗浩铭心情,他竟然无有怕。“我好老实同你讲,一啲都唔担心,戏院畀天地场我,我预咗,因为你对我部戏冇信心,但只要挨得到一段时间,有时间去慢慢蕴酿口碑出去就一定得。就好似戏中剧情一样,成班杂牌军都可以打番上去,我呢刻就好似《大时代》方展博,等紧大奇迹日出现。”结果事隔三星期,单日票房不跌反升,戏院排片亦加场,票房亦去到150万,纵是小奇迹,但都是奇迹,都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