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30周年|萧芳芳要求以喜剧演绎 许鞍华︰想多点观众入场
1995年上画的《女人四十》,由许鞍华执导,乔宏、萧芳芳、罗家英主演,不经不觉原来已经30周年。近年业界热衷拍摄社会议题电影,其实《女人四十》正是该范畴的俵俵者,记录脑退化病人跟照顾者的故事,不同是该片以轻松,苦中作乐的手法,将家庭负担与压力,都化作一笑置之,乐观面对。早前,关注香港脑退化人士的机构“赛马会耆智园”踏入25周年,便在戏院带大家重温这部经典,而导演许鞍华更出席分享会,并接受《香港01》的专访。
1995年,社会对脑退化症的认知未算深,当时还叫它做“老人痴呆”,误将病患的影响力用年龄规范上。当年许导对该病的认识同样不算深,缘起自《女人四十》开拍前数年,有人找她拍一部关于老人家的纪录片,从而觉得虽然人人都会老,但这题材从未有人拍过,而在资料搜集期间,很多个案都对许导来个正面冲击,于是拿了其中一位中年女士,照顾妈妈的故事作为蓝本,改编成老爷跟新抱的“角力”。“这样可以注入女性主义,有男人欺负女人的情节。”
萧芳芳为电影定调
电影让女主角萧芳芳扬威柏林影展,赢得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又联同罗家英横扫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及男配角,回港再跟乔宏三人,囊括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男主角、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及最佳电影六个大奖。可见肯定,该片的选角是清准无误,而萧芳芳不单是导演由始至终的心水人选,她更为电影的方向定调。许鞍华︰“我初初打算以一部正常的文艺片手法拍摄,是萧芳芳要求以喜剧包装,她觉得这样会多点观众入场。而她在片场亦起了定调作用,拿揑大家演绎上的喜感。”结果电影在当年获1,400万票房,证明芳芳姐的决定无误。
至于男主角乔宏叔,许鞍华一直都属意找他来演,“他向来予人高大有气派的感觉,由他演老人痴呆好有反差。”但当时老板曾经建议选用台湾演员郎雄,“郎雄当时非常红,但我觉得作为一部香港电影,他不太像一个香港人,会令电影削去本土感觉,所以我婉拒。”
冯德伦衰在靓过头?
至于最佳男配角罗家英,原来都并非首选,首选是曾在电影《方世玉》中,跟萧芳芳演一对的朱江,原想在《女人四十》中重现。“他在《方世玉》的演出好好笑,能够一本正经地演喜剧,可惜因为片酬我们负担不起,被逼搁置。后来萧芳芳便提议用罗家英,家英个样好得人喜欢,但正经起来又好有气场,跟芳芳好有化学作用。”
戏中饰演萧芳芳儿子的是新演员丁子峻,是经过招募新人得来。“丁子峻的面相是有少少似芳芳,当时已落实由他去演,但随后再有一位靓仔来面试,就是冯德伦,当时他未入行但真的好靓仔,靓到有点靓过头,会令观众睇戏时出神,所以没有让他中选,反安排他演丁子峻的同学。”
“人生,系好过瘾㗎!”
拍摄《女人四十》时,许鞍华只有48岁,对于老没太大感觉,来到现在七十有八,是学习面对的时候。“其实老跟这个病是可以没有关系,有时更体会到老,可以仲惨过痴呆。老是去到某个年纪,就要不断修复自己,医生会变成你最好的朋友,不过有得老已经算是幸福,我这刻都去学习接受。”
拍过脑退化的故事,自己都有担心过会成为“主角”,“刚才都有去问工作人员,怎去避免,如何令病情恶化得缓慢一点。近年都开始曾经忘记某些事情,但如果仲记得自己忘记了某些事,就证明其实未有这个病。”正如戏中乔宏叔一句对白︰“人生,系好过瘾㗎!”活到今天,许导都非常认同。“这是最好的的形容,因为过瘾无分好坏,好难受都可以好过瘾,如果你有自虐狂,我自问都觉得几过瘾,人生就是要开心跟不开心的事都走埋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