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果陀|林家栋为对白钻研英法版本 BabyJohn︰佢系癫癫地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影帝林家栋首次接演正剧舞台剧《等待果陀》(Wating for Godot),将于12月正式公演。由邓树荣执导,林家栋、朱栢谦、蔡瀚亿(BabyJohn)及倪秉郎主演。该剧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剧作家及小说家森缈贝克特(Samuel Beckett)撰写,1954年于德国慕尼黑首度公演。现今问世70年,再次以广东话演绎,而作为演员的家栋,就对当中的对白充满好奇,不停钻研,希望将最原汁原味的解读带给香港观众。

鸣谢场地︰AVOCA

《等待果陀》主创左起BabyJohn、朱栢谦、导演邓树荣、倪秉郎、林家栋。(叶志明 摄)

跟对白的执著

早前,四位演员连同导演邓树荣接受《香港01》访问,今次是林家栋首演正剧舞台剧,是半个初哥,到底甚么驱使影帝都想再次踏上舞台?林家栋︰“畀自己一个机会试下,认识导演十几年一直都想合作,是时候试一试,不要局限自己。”朱栢谦坦言跟家栋合作好舒服,因为他会“揽”晒所有工作上身,待大家专心去做演出部分。“有他在身边,你要更加努力,他不是舞台剧演员出身,的确带来一股新气象,最有趣是他喜欢追问,是不是他的对白都会追问,是对的,是应该去问的,我都会秉持这个做法。”

林家栋︰“畀自己一个机会试下,认识导演十几年一直都想合作,是时候试一试,不要局限自己。”(叶志明 摄)
访问当日未正式彩排,几位都坦言期待。(叶志明 摄)

此刻导演邓树荣也有分享︰“家栋对广东话的感觉好准确,可能拍电影关系,电影镜头不多,时间有限,讲对白没有舞台剧这么多,在短时间内要表达想讲的,首要掌握到语言那份质感,这对个剧本好有帮助。如何将一个法文剧本绎成英文后再变成广东话,当中不失地道又不会沦为市井,这份感觉好重要。”

导演邓树荣觉得家栋对广东话的感觉好准确,可能跟拍电影有关。“电影镜头不多,时间有限,讲对白没有舞台剧这么多,在短时间内要表达想讲的,首要掌握到语言那份质感,这对个剧本好有帮助。”(叶志明 摄)

林家栋︰不理智但不代表冇目的

林家栋自认是麻烦,喜欢发问,但他的发问是源于要彻底理解每句对白,他甚至拿出法文及英文版对白来寻根究底。林家栋︰“我初初都有理解错,后来逐句逐句发掘,终于明白当中的潜台辞,点解会这样讲?就算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人,不理智但不代表冇目的,要找出他的目的。诺贝尔不是乱颁的。我们要面向广东话观众,如自己都不清晰就会出事,所以要揾得好尽。”

林家栋自认是麻烦,喜欢发问,但他的发问是源于要彻底理解每句对白,他甚至拿出法文及英文版对白来寻根究底。(叶志明 摄)

BabyJohn︰推动大家掘出自己最深处

对于“尽”,BabyJohn本身就是“可以去到几尽”的代言,但面对家栋都会有气馁时︰“跟家栋哥合作不会是压力,我反而钟意跟这种人合作,因为癫癫地,佢会推动到大家掘出自己最深的东西。你以为自己好勤力吗?他比你更甚,他对台辞的执著,是当你觉得已经发掘得够深时,一听到他的见解后,就自觉原来未够,是心服口服,这个过程好享受。”

BabyJohn︰“跟家栋哥合作不会是压力,我反而钟意跟这种人合作,因为癫癫地,佢会推动到大家掘出自己最深的东西。”(叶志明 摄)

倪秉郎︰8分钟对白好迷茫

至于另一位演员倪秉郎,港台DJ出身,一直都有份与舞台剧演出,《等待果陀》该剧早在36年前演过,当时是演朱栢谦的角色,同一剧本是隔36年再以另一角度看,的确会有新发现。“当年没太多想法,只觉得个角色是在等日子过,但现在年纪大了,好些对白都触及自己深处。加上今次用另一角色的视角去看,感觉完全不同,思考出来的感受完全不同。”

《等待果陀》该剧早在36年前,倪秉郎有演过,当时是演朱栢谦的角色,同一剧本是隔36年再以另一角度看,的确会有新发现。(叶志明 摄)

而今次郎哥更要面对最大挑战,全剧只有一段对白,但一说就是8分钟。“8分钟!冇标点符号,哈哈……多谢大家畀好多意见我,我自己起初都有点迷茫,但我深信迷茫是对的,就如中国导演贾章柯说︰‘如果当日拍摄好畅顺,哪一定是有些问题,冇经过思考。’如果冇迷茫就冇得追寻。”BabyJohn在剧中跟郎哥最多对手戏,正正是这样,就叫大家特别留意︰“他全剧只有一段对白,而且要一口气8分钟讲完,那么他到底怎样跟我交流呢?大家期待!”

家栋觉得做演员是一份追寻。“一个演员的表现,剧本占7成,导演占2成,灵魂就是你那最后的一成。”(叶志明 摄)

朱栢谦︰貌似好地道其实好审慎

朱栢谦都笑言讲到对白,每粒字都逃不过家栋与导演的法眼。“今次貌似好地道的广东话台词,其实内里好审慎处理,完全逃不过两位法眼,他们可以在没有离开原文原意下,带出地道的口味,属于香港独特的呈现。”家栋补充这是享受做演员的追寻。“一个演员的表现,剧本占7成,导演占2成,灵魂就是你那最后的一成,你能否拿出来是最重要。不是记性好背好对白就有,为何要讲这句对白,背后理由一定要好清楚,不清楚就去揾,揾个角色、作者的背景,点解要这样讲,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有动机,你今日点解访问我,我点解接受你访问,一定分析到。”虽然是做幕前工作,但如何去提升演出,对内创作的追求,就是提升的法门。

朱栢谦︰“今次貌似好地道的广东话台词,其实内里好审慎处理,完全逃不过两位法眼。”(叶志明 摄)
《等待果陀》将于12月12日至28日,假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上演,门票10月20日起于“扑飞POPTICKET”公开发售。(《等待果陀》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