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ADHD港童经SEN资助计划治疗后好转 基金会冀增弹性机制招人手
8岁的刘卓恒被诊断患有注意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ADHD),他来自综援家庭,他在去年8月经社工转介,接受SEN CONNECT“心智多样化”频谱 - 儿童成长发展综合资助计划,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药物治疗以及接受小组和个人言语治疗后,现时情况已明显改善。其母需要同时照顾他和双胞胎弟弟,压力沉重。
ADHD涵盖专注力不足 难进行沉闷重复工作
精神科专科医生傅子健指,普遍认知中,过度活跃症包括“坐唔稳,到处走,上堂嘅时候搞搞阵,性格比较冲动 ”这类征状,不过也包括专注力不足。如在进行沉闷重复的工作时,如上堂和做功课便有困难,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业成绩亦较飘忽。
卓恒妈妈表示,他在学校难以坐定,经常沉默寡言、行为冲动、拒绝做功课。
(卓恒)坐定5分钟都有困难
卓恒进行14次言语治疗改善语言障碍
言语治疗师萧颖岚指,卓恒评估时,发现他的语言障碍、发音问题以及口腔肌肉问题。他共接受14次言语治疗,包括10堂个人和4堂小组言语治疗,得到明显改善。个别训练中,会进行纠正发音并训练舌头摆动的幅度,同时学习说话技巧,眼神接触以及理解他人感受等,从而将所学实践至小组训练中。
学校老师:卓恒下学期起“多咗举手发问”
每位个案团队中亦有一位社工跟进,是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同时家长亦可从中了解对孩子的认识,更容易和他们沟通。
现时卓恒已经会说出句子的情况变高,同时也可以主动介绍自己,与朋辈交流。卓恒妈妈也指,他现在会和双胞胎弟弟交流,教他玩游戏;校内老师亦指下学期起他“多咗举手发问,以前叫佢都净系识拧头”。她表示,上月起几个“黑雨”取消后,卓恒也会主动去补习社做功课,相信他已经可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沟通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不再欠交功课。
ADHD遗传率高达74% “黄金治疗期”可助脑部发展
除了言语治疗,卓恒亦有药物治疗,辅助清理脑内无用信息。傅子健医生期望他在未来可不需依靠药物便可融入社会,同时和言语治疗“相辅相成”。他又指,过度活跃症遗传率高达74%,因发展性因素,个体的前额叶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同,任何形式的大脑损伤亦可导致情况恶化,所以有“黄金治疗期”,应及早治疗帮助脑部发展。
爱望基金收集疑有SEN学童个案 助有急切需要生评估及资助治疗
爱望基金首席执行官毛迪生指,基金会与本港中小学和非政府机构紧密联系,收集怀疑有SEN的学童个案,安排合资格学童,即怀疑有特殊教育需要、现正轮候公营医疗或接受初步评估、年龄介乎3至14岁的基层学童,在接受家庭入息审查及证明文件后等候4至6个星期,即可到港安由精神科专科医生为合资格的学童安排评估,并因应情况提供药物及各种治疗资助,直至个案获公营医疗机构接手。
SEN儿童增至近6万人 轮候公营医疗服务至少需等26个月
他表示,计划首阶段预为1,000名受影响基层学童作出全方位的支援,现已救助约450名学童,而计划内现有5位精神科医生以及17位涉猎不同领域的治疗师,“尚算应付得到”,但全港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儿童近年已增加至近6万,于公营医疗系统轮候至少需26个月,可见比例失调,人手十分匮乏。望未来可增加弹性机制,增加人手,帮助更多有需要儿童。
“爱望基金”由郑志刚创立,去年与“港安医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的专业儿童发展医疗团队,联手推出 SEN CONNECT“心智多样化”频谱 - 儿童成长发展综合资助计划,致力帮助怀疑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基层学童接受诊断评估,因应情况提供药物及治疗资助,争取把握黄金治疗期,协助他们建立健康及共融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