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全职及双职主妇日均工作逾11.8小时 机构倡订劳工保障措施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一项针对妇女劳损的研究发现,全职家庭主妇和双职女性每日总工时平均达11.8小时,家职妇女更是全天候投入无薪家庭劳动。研究指出,两批妇女在身体与心理健康方面所受压力相近,而全职家庭工作所引致的损伤及压力程度更严重。机构呼吁政府与社会各界,在制定劳工政策与保障措施时,应将家庭照顾者纳入其中,包括提供劳损教育、伸展班等预防性措施。

社区组织“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调查发现,双职妇女需分别花5.4小时与6.4小时处理家庭与职场工作,而家职妇女则全天候投入无薪家庭劳动。(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提供)

社区组织“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联同理工大学护理学院,早前访问160位年龄介乎25至57岁的全职家庭主妇,和兼顾职场及家务的双习的妇女,了解她们在工时、工作姿势、身体健康与心理压力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妇女每日总工作时间平均达11.8小时,当中双职妇女需分别花5.4小时与6.4小时处理家庭与职场工作;全职家庭妇女则全天候投入无薪家庭劳动。

家庭主妇臀部、大腿痛比例显著高

研究显示,两组妇女在日常工作中普遍涉及大量劳动密集工序,包括长时间站立、搬运物品及在狭小空间工作。这些不良工作姿势与环境,导致超过九成受访者出现至少一处肌肉骨骼痛症,以肩膊、下背及颈椎最为常见。

家职妇女出现臀部与大腿痛症的比例显著较高,双职妇女则多在下背、手肘及前臂感到不适。近七成家职妇女认为,其痛症与家庭工作有关,而双职妇女中亦有超过一半表示家庭劳动为其劳损原因之一。

7成妇女对做家务感压力、满意度偏低

尽管双职妇女在外工作,但她们对家务的心理压力与满意度,与家职妇女并无显著差异。约七成受访者表示家务令其感到压力,满意度亦偏低,仅约半数表示对家务感到满意。而在外出工作的压力感则较低,仅54%双职妇女表示有压力,显示相比之下,妇女对家务的负面感受更强。

社区组织“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调查发现,双职妇女需分别花5.4小时与6.4小时处理家庭与职场工作,而家职妇女则全天候投入无薪家庭劳动。(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提供)

运动及认知不足成恶性循环

研究指出,近七成受访妇女甚少或从未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这可能与她们每日忙碌于超过11小时的工作有关。社筑同梦表示,基层妇女对劳损认知普遍不足,经常直至痛症恶化才求医,形成“积劳成疾”的恶性循环。

社筑同梦社工林健龙表示,在机构针对劳损健康的服务经验中,留意到不少街坊对劳损相关认知十分有限,不知道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以至经常“积劳成疾”,直至痛到无法忍受才求医。他认为,推动劳动者从源头了解痛症成因、学习舒缓方法及建立运动习惯,是改善基层劳损健康问题的关键。

社筑同梦社工林健龙(右一)表示,在机构针对劳损健康的服务经验中,留意到不少街坊对劳损相关认知十分有限,不知道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以至经常“积劳成疾”,直至痛到无法忍受才求医。(社筑同梦社区发展服务提供)

将家庭工作纳入劳工保障讨论

研究团队强调,家庭工作应获社会同等重视。发布会上,两位受访者分享自身经历。双职妇女Lala表示,她视家庭工作为另一份全职工作,但长年累月的劳损问题令她苦不堪言,希望社会能肯定家庭劳动的价值。而家职妇女Ann更形容自己“每日工作24小时”,身体多处出现劳损,呼吁社会必须正视家庭工作者的付出。

社筑同梦呼吁政府与社会各界,在制定劳工政策与保障措施时,应将家庭照顾者纳入其中,包括提供劳损教育、伸展班等预防性措施,并建议将职业健康服务扩展至家职妇女,长远则应考虑推动全民退休保障,确保所有劳动者,包括家庭工作者,都能获得应有的保障与尊重。

调查:全职及双职主妇日均工作逾11.8小时 机构倡订劳工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