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风波|前年双信封制招标 因樽装水规格“简单”变价低者得
政府采购冒牌饮用水风波发酵多日,闹得全城沸腾。翻查两年前的政府文件,当时桶装饮用水的标书采用“双信封”制度,即分开价格及技术各占一半分数,后者的评审项目占70分为创新建议,包括能否改善各部门运作效率及环保,以及ISO国际通用标准等。惟今年政府的标书不见“双信封”制度,换言之在符合技术规格的前提下,考虑价低者得,最终“鑫鼎鑫”的投标价为该组别中最低,赢过其他竞争对手中标。
物流服务署早前向《明报》回应指,今年招标没考虑创新建议,因“考虑到樽装饮用水的规格简单明确,必须符合的技术规格和运送安排要求(包括就饮用水水质安全标准的香港法例规定)亦已在招标文件内列为必要的要求”。
物流服务署今年6月批出为期3年的合约,向政府部门各区的办公室提供桶装饮用水。当中港岛及新界区首次有供应内地品牌桶装水的公司中标,分别是“鑫鼎鑫”及“时贸国际”;惟上一份在2023年批出的两年合约,全部由本地品牌的桶装水厂中标,港岛区及新界区中标者为“屈臣氏”,提供COOL清凉桶装水;九龙区则由“太古可口可乐”中标,提供Bonaqua桶装水。
2023年标书采取“双信封”制度评审 比分各占一半
翻阅物流服务署在2023年标书,当时采取“双信封”制度评审。即署方审视基本的入标要求后,再分开价格及技术作评审,比分各占一半。价格方面顾名思义为价低者得,而技术方面,当中占70分为创新建议,包括改善各部门运作效率及环保,另有15分为ISO等国际通用标准等,余下15分为网上预约系统及运送日程。
▼太古可口可乐周五(22日)发布短片“自曝”一桶水究竟如何诞生?▼
今年标书不采取评分制 取消审视环保创新建议
不过相隔两年,今年的标书不见“双信封”制度,即不采取评分制,只考虑投标者每公升的供应价格及技术规格,即要求桶装水须经蒸馏或逆渗透净化,不含杂质,饮用水装进18至19公升的桶内密封,并符合本港的法例及标准。但过去占70分的创新建议则被取消。
至于投标者填写的资料不变,包括需申报公司资料、厂房、原产地、确保每年生产的能力,确认没有曾违约、定罪、遭入禀清盘或呈请等。两份标书都列明政府代表为采购总监曾昭奇。
“鑫鼎鑫”中标 为投标组别中价格最低
其实“双信封”制度常见于工程招标,由于过去政府工程被批评价低者得,引发未能确保质素的忧虑,于是当局改为“双信封”招标制。即与上述物流服务署2023年的招标相似,投标者需要以独立信封,分别提交价格及设计建议书。
最终港九新界等各组别的中标价格,均为该组别所收标书中最低。其中卷入风波的“鑫鼎鑫”获向港岛、港岛海滩及离岛提供桶装饮用水,单价分别为28元、30元及32元。
为何不采取“双信封制”? 物流署︰饮用水规格简单明确
《明报》在本月初已向物流服务署查询,上周六(16日)获回应指,两次招标采取相同技术规格,但今年招标没考虑创新建议,因“考虑到樽装饮用水的规格简单明确,必须符合的技术规格和运送安排要求(包括就饮用水水质安全标准的香港法例规定)亦已在招标文件内列为必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