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研究:逾半幼师每日工作逾10小时 约8成加班 促改善师生比

撰文: 梁晓炜
出版:更新:

新学年开始,教大一项调查发现,逾半幼稚园教师每日需要在校工作10小时或以上,约八成人下班后仍要加班,当中近一半超时工作两小时。教大团队分析,长工时、繁重工作量,加少出生率跌等,令幼师就业前景不明朗,对其身心构成压力,有近六成人正考虑离开幼教行业。团队建议,政府应就幼稚园“师生比例”、“服务形态”、及“制度保障”三方面作出探讨,同时调整薪资架构,并推出薪酬表。

教大幼儿教育学系于今年1月至6月期间向于教育局注册的幼稚园收集851份问卷调查。(梁晓炜摄)

逾半每日工时10小时或以上 约八成人要加班

教大幼儿教育学系于今年1月至6月期间,以问卷调查方式,成功访问851位幼稚园教员,包括校长或主任(22.9%)、班主任(59.7%)及科任老师、教学助理等(17.4%)。

调查显示,51.8%幼师每日校内工作10 小时或以上,30.9%工时介乎9至10小时,7.8%为8至9小时,9.5%为不足8小时。另外,有约八成幼师下班后要超时工作,当中有47.7%需超时工作达两小时或以上。

调查指,幼师每周工作时数中位数达 55 小时,其中超过6成受访者的平均工时达到或超过此标准,其中有3位受访者(1位班主任,2位校长或主任)更达60小时或以上,远高于统计处公布的本港雇员每周工时中位数40小时,也高于许多国家所订立的工时标准。

教大:幼师工作压力大 连发梦都见到返工

教大幼儿教育学系署理系主任刘怡虹指,半日班幼师平时早上8时起,便回校准备迎接上午班的小朋友,中午12时放学后要与家长沟通,通常只有极少时间午饭和休息,紧接便要迎接下午班的小朋友。

调查指,超过六成受访幼师指,“经常”或“每天”感到精疲力竭。她指,幼师没有时间准备教材,只可待下班后处理,因此常常没有时间进修或休息,不少幼师工作压力大,甚至会情绪波动,有个案“连发梦都见到返工”,或者“睇医生睇到冇粮”等。

刘怡虹指不少幼师情绪波动较大,亦“连发梦都见到返工”,或“睇医生睇到冇粮”等。(梁晓炜摄)

近六成受访者考虑离开幼教行业

调查又发现,超过八成受访幼师认为职业前景有限或不明朗,接近六成正考虑离开幼教行业。 教大团队分析,香港生育率持续下降、入学人数减少、学校削减教职员人数的大环境下,繁重工作与长工时对其身心健康带来沉重压力,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平衡,令其感到气馁。

陈惠玲建议改善幼儿教育的师生比例,全面发展全日制幼儿服务,并持续增加婴幼儿日间照顾与教育服务名额,提升相关的专业培训。(梁晓炜摄)

劳福局计划2024年起,三年内增设10间资助独立幼儿中心。刘怡虹借此呼吁政府及业界建立一个全面而可持续的幼儿教育支援,并就“师生比例”、“服务形态”、及“制度保障”三方面作出探讨及跟进。

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教学)陈惠玲亦建议,政府改善幼儿教育的师生比例,全面发展全日制幼儿服务,并持续增加婴幼儿日间照顾与教育服务名额,提升相关的专业培训。她指,若半日制可转型为全日制,幼师便有足够时间与学生培养感情。

政府曾于2017年提及制定幼师薪酬表,但直至今年仍未有实施,建议可根据现有的建议薪级表对幼师的薪资架构作调整,保障幼师权益。(梁晓炜摄)

教大幼儿教育学系副系主任兼高级讲师陈宝莲补充,除了提供具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社会还需要重新审视幼师的工作条件及福利待遇。前特首林郑月娥政参选政纲曾提出制定幼师薪酬表,但最终未有实施。她建议可根据现有的建议薪级表,对幼师的薪资架构作调整,保障幼师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