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学校行政手册 参与外间组织活动前要审视性质 不涉敏感议题

撰文: 胡家欣 林子慰
出版:更新:

教育局于新学年更新《学校行政手册》,加入安排参与“外间组织和人士”活动的注意事项,提醒学校须全面审视有关活动的详情,包括活动性质、安全性,同时审视服务提供者、获邀嘉宾、表演者、单位的身份和背景等,确保活动“完全不会”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不恰当的价值观、任何敏感和审争议的议题等。

教育局于新学年更新《学校行政手册》,加入安排学生参与“外间组织和人士”活动的注意事项。(资料图片)

根据最新《学校行政手册》,教育局新增与“外间组织和人士”举办活动的注意事项。文件提到,外间组织“有商业和非商业性质”,学校可按需要购买服务或邀请他们提供不涉及商业性质的服务。

审视服务提供者、嘉宾、表演者身份和背景

当局指,学校在安排学生活动前,特别是由外间组织或人士举办的活动,必须全面审视有关活动的详情,包括活动性质、背景、形式、安全性,同时要审视服务提供者、合作人士、获邀嘉宾、获邀表演者、单位的身份和背景等,“以确保活动能配合学习宗旨”。

学校更须确保活动“完全不会”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不涉及政治宣传、不恰当的价值观,以及任何敏感和审争议的议题等。

本港多间小学于6月底接获教育局分区提示,要提防参与美国领事馆举办的美国国庆活动,以免有触犯《国安法》风险。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曾受访称,有关提点并非针对某一类活动,但由于本港出现各种“软对抗”,建议校方安排校外活动时需要慎思,作出把关筛选,决定需负责任。(见另稿)

津贴小学议会主席张作芳。(资料图片 / 谭威权摄)

津小议会:学校较少对团体做背景审查 如有怀疑直接不用

津贴小学议会主席张作芳表示,学校以往都会事先预览受邀团体的教材或活动详情,令活动日的流程更顺畅,认为新指引对学校行政无太大影响。不过,她指,学校行政工作本身十分繁复,“较少(对团体)做背景审查,日后有怀疑或直接不用”。她强调,任何犯法的事情都不应该进入校园。

被问日后会否避免参与外国领事馆或台湾组织的活动,张指出,学校外间活动视乎学生安全及所需,以活动性质为主要考量是否参与。另外,问及有否以往会邀请的团体日后不再考虑,张表示“时代不同,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技巧不一样”,受邀团体将基于活动内容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