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青协青年创研库|十周年志庆暨第五届就任 推动青年参与公共事务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创研库踏进十周年,至今汇聚超过200位不同背景及专业的年轻人才,透过政策研究和倡议,推动社会转变,展现青年对社会的期许与承担。十年来,青年创研库累积提出逾360项政策建议,其中30项获政府采纳,为香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创研库于2015年成立,是本港一个属于青年的智库,由年轻专业才俊、青年创业家与大专学生组成,成员就青年关心和促进香港持续发展的社会议题或政策,透过科学研究和政策倡议,联同青协青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定期发表研究报告,探讨解决对策和可行方案,并与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积极交流。

“社会民生组”成员陈昌坚,是一名顾问医生,已连续五届参与,见证创研库在这十年间愈来愈受外界重视。他认为,创研库为青年提供宝贵机会:“成员紧贴社会脉搏、客观研究当前议题并发表报告,记录社会状况与变迁。还可与政府部门、专家和持份者交流,加深认识政策制定过程。”

“社会民生组”另一成员郑嘉豪,现就读港大统计学硕士课程,两年前加入创研库。他表示:“创研库提供全面平台,从构思议题、制定研究方式、分析数据、与持份者交流,以至撰写政策建议,均可参与其中。我能将课堂学到的数据分析知识,应用于真实议题,回馈社会。”今届他再次参与,希望继续发挥专长,透过科学化数据分析,协助提出更多政策倡议。

已参与三届的商业策略经理陈康翘,今年担任“青年发展组”副召集人。她认为创研库包容性强,顾问导师和成员均支持不同看法:“这里汇聚广泛背景的青年,以青年角度研究社会议题并提出建议。我曾经提出针对政府使用社交平台作出研究,小组成员积极响应,一起探讨这新兴议题,撰写报告建议政府如何善用社交平台推广政策,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新观点。”

青年创研库日前举办“十年行‧展新航”志庆暨第五届就任仪式。主礼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兼立法会议员黄锦辉教授表示,作为前顾问导师,他见证创研库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努力,所发表的研究报告相当具前瞻性。政策倡议并不容易,社会需要青年的声音和意见,集思广益。他期望创研库能继续成为政府、社会与青年的桥梁,推动香港持续创新发展。

香港青年协会会长陈维安表示,创研库是本地少数致力推动青年建言献策的平台,始于“未来属于青年”的信念,鼓励青年亲身参与公共事务。每项建议都是成员与研究员用心搜集资料、访谈、反复讨论与修订的成果,并且代表青年对社会的期望。他感谢成员的坚持、顾问导师的同行,以及所有伙伴的支持。

“青年创研库”每两年为一届,本届创研库由约80位成员组成,设有三项专题研究系列,包括:经济就业、青年发展及社会民生;顾问导师包括博裕集团行政总裁兼管理合伙人张子欣博士、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兼中国区主席倪以理、香港教育大学讲座教授及顾问(公共行政学)张炳良教授、活现香港共同创办人及行政总裁陈智远、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以及医护行者创办人范宁医生。

“青年创研库”早前就《施政报告》向特区政府提交建议书,提出四大范围与建议。

1. 推动青年发展:研究显示年轻世代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和多元职涯,但对未来信心不足,建议政策避免“一刀切”,建立青年意见渠道,推动跨代交流。

2. 优化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资助近千学生海外升学,但存在资源分配失衡、履约率低等问题,建议收紧资格,改善遴选流程,加强职涯配套。

3. 加强青年咨询委员支援配套:青年参与咨询委员会面对效能感不足、专业匹配度低及缺乏系统等挑战,建议建立委员交流网络,提供履职指导,推动企业支持员工参与公共事务。

4. 建议设立国际版文凭试(iDSE)︰调整试题难度、增加语文科选择、海外设立课程等,提升香港教育国际竞争力。

更多有关青年创研库倡议︰https://yrc.hkfyg.org.hk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