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风暴潮|渠务署加购4部龙吸水 料11地区水浸较严重
【天气预报/打风/天文台/HKO/风球/台风/移动路径/黄雨/红雨/桦加沙/Ragasa】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天文台将于今午(22日)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考虑在今晚8时至10时之间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渠务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下午2时30分将举行联合记者会,讲解超强台风桦加沙可能引致的水浸风险及相关应对措施。渠务署料11个地水浸较严重,署长莫永昌表示,已加购4部龙吸水应付。
200队紧急应变队伍到各区处理水浸及清理渠道
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据天文台预测,桦加沙明日(23日)会逐步靠近广东沿岸,明日天气逐步转坏,海面会有非常巨浪及涌浪,预计沿岸水位会显示上升,并可能可能与2017年“天鸽”及2018年“山竹”情况相若。他表示,预计星期三(24日)沿岸会增水两米,最高水位普遍可达海图基准面以上约3.5米至4米,而吐露港水位更可能高达海图基准面以上4米至5米。
莫永昌指,除渠务署恒常措施,署方已实施一系列特别措施,包括增加约20队紧急应变队伍至200队,到全港各区处理水浸及清理渠道;提早派遣强力排水机械人到多个水浸风险较高地点戒备,渠务署目前已有9部强力排水机械人,其中6部为“龙吸水”,另外署方早前已额外订了4部“龙吸水”,预计今晚或明日可到香港,可以即时投入服务。
另外,渠务署会为相关地区的居民提供大量沙包,共四万个,超过以往三倍;土拓署亦会派发一万个沙包,即多过往一倍。发展局承建商会与民政署合作,向商户及有需要的市民泒发沙包。
深圳水库运行平稳 暂未有排拱计划
针沿岸低洼及当风的住宅地区,莫永昌表示,渠务署及土拓署会与民政署各分区合作,实施应对措施,例如会在大埔林村河广福桥附近放置挡水板,及加高鲤鱼门的挡水板等,将军澳海滨已用沙包筑起挡水墙。
他又指,署方有同深圳方面紧密联系,现时深圳水库运行平稳,暂未有排拱计划。若台风期间有任何排洪安排,深圳方会向港方及时通报。
料大澳永安街、鲤鱼门海鲜街、三门仔村水浸0.6至1米水深
渠务署总工程师袁嘉慧指,署方已评估全港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及当风的住宅地区的水浸风险,并已计算所有预防措施都未能发挥作用的情况。渠务署及土拓署会在25个上述地区进行措施,预计当中11个较为严重。
其中大澳永安街一带会有0.6米水深,渠务署内在一带加装防水板;鲤鱼门海平面或有可能会有海水涌入,海鲜街一带或会有0.6至1米水深;吐露港水位更可能高达海图基准面以上5米,三门仔村一带或会有0.6至1米水深。
林村河、大埔河、城门河河旁通道、单车径等水深或升过1.5米
大埔旧墟汀角路一带、广福道一带的低洼地区,当林村河水位升高时,或会影响排水河道,或有可能出现0.6至1米水浸。林村河、大埔河、城门河的河旁通道、单车径等的水深或会升过1.5米。
屯门扫管笏嘉和里有可能出现0.6至1.2米水浸;元朗大井围、横洲、山贝村、上下白泥等,亦有可能出现0.6至1米水浸。
马鞍山道头湾村地区预计受风暴潮影响较大
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工程师张永康表示,马鞍山渡头湾村地区预计受风暴潮影响较大,沙滩一带的铁皮屋或会海水淹浸,或水浸超过一米;西贡南围路、响钟的沿海村屋或会有超过一米水浸。东涌马湾涌村、沙头咀、沙螺湾、吉澳西面渔民村可能出现0.6至1米水浸。署方已在去年在该四个地方为村民加装档水板。
张永康又指,市民亦应留意越堤浪的风险。在杏花邨,政府已在杏花邨游乐场设置挡水板,亦设了多个雨水井;将军澳南已加建长约一百米的防浪墙。但他提醒,市民亦应尽早做好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途经有关地点。
渠务署助理署长/操作维修刘胜昌表示,署方已在上述地区加装档水板,提供沙包予有需要的居民或安装水泵等,并已在部分地区包括大澳、鲤鱼门、大埔旧墟等,派排水机械人到场候命。
另外,就玛丽医院上月黑雨期间曾出现水浸,署方已为玛丽医院设置档水板及提供沙包,避免紧急服务受影响。
民政事务总署副署长王婉蓉表示,各区民政事务署都已启动应对工作,除与渠务署合作,亦已在上周起动员区议员、关爱队等,向区内容易受水浸影响的居民发放最新天气讯息,提醒做好准备或迁离。各区民政事务署会提早在明早八时开放临时避护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若有需要,个别中心会提早至今日开放。紧急事故热线亦已经在今日中午开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