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染病青年危殆 临床诊断为脑膜炎双球菌血症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晚(30日)公布一宗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24岁青年上周二( 23日)开始出现发烧、头痛及出疹,上周六(27日)到屯门医院急症室求医,血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对脑膜炎双球菌呈阳性反应,临床诊断为脑膜炎双球菌血症。他目前仍然留医,情况危殆。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初步调查显示,病人潜伏期内没有外游,他的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出现病征,中心会向其密切接触者派发预防性药物并继续进行调查。中心暂未发现这宗个案与本周录得的另一宗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
中心指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法定须呈报传染病。计及上述个案,中心今年录得十宗个案。
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传播。当细菌入侵血液(脑膜炎双球菌血症)或包围脑部及脊髓的内膜(流行性脑膜炎)时,可引致严重病症。
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及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亦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或死亡。
中心呼吁市民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1.用枧液和清水正确洗手,尤其在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后。当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用纸巾包裹痰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即时洗手;
3.避免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4.避免与出现发烧或剧烈头痛病征的病人作亲密接触;
5.前往高危地区前,应咨询医生有关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的详情;及
6.从高危地区返港后若感到不适,应立即求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曾到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