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树博士詹志勇:倡政府设专队快速救树 订营救技术指引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超强台风“桦加沙”早前袭港,各区有过千宗树木倒塌,九龙公园一棵有逾百年历史的大叶合欢树亦难逃一刧,幸好大树昨日(30日)获义工队抢救并扶正。教大地理及环境科学讲座教授詹志勇今早(1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今次事件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成功例子,建议政府日后在台风袭港前组成“快速树木营救队伍”,提供救树的方法及指引,并订明拯救树木类别的次序,例如古树可以优先,以应对风后塌树情况。

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令九龙公园一棵树龄逾110年的大叶合欢古树倾倒。(中国建筑提供图片)
大树昨日被扶正。(中国建筑提供图片)

九龙公园一棵有逾110年树龄的大叶合欢树,在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期间倒塌,该古树在2004年入选香港“古树名木”名册。中国建筑义工队昨日使用重型机械抢救古树,直至晚上终于将古树扶正近90度。古树其后交由康文署护养。

义工队在扶正古树期间,发现树干中空,仅余两成根系维生。詹志勇在商台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中表示,健康树干的半径,不能少于整棵树三份之二,而且树木“好识为自己买保险”,树干会比实际需要多5倍的力量去支撑,但绝不可有树洞。

大树昨日被扶正。(中国建筑提供)

赞义工队救古树方法正确 建议扩大或打破种植盆

他认为义工队“现场应该计过数”,才会扶正古树,并指义工队做法正确,在树干部分吊起古树,而不是从树枝等部份入手。他又建议,当局干脆将古树的整个种植盆打破,或扩大至6米至8米,最理想是10米,形容是“黄金机会”提升土壤,让树木生长。

詹志勇续说,所有树都有本能去保护自己,不然早已被淘汰。大众常以为树木很被动,遇有真菌感染亦不会有任何反应,但其实健康强壮的树木会积极抗拒真菌扩散。而九龙公园的大叶合欢古树明显有能力对抗真菌,仍然强壮。

教育大学地理及环境科学研究讲座教授詹志勇。(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倡打风前设快速树木营救队 可邀工程公司加入

至于有报道指,该棵古树只靠两成根系维生,詹志勇称,昔日英国军人在九龙公园现址建军营,当时并没有平整附近土地,因此有不少缓坡。直至1970年政府建九龙公园时,便将土地整平,降低了约一米,令该棵古树露出泥胆,同时亦少了百分之80根系,因此是“起公园𠮶阵已经切剩(百分之20)”。

詹志勇认为,今次九龙公园救树是绝大成功例子,结合了机械工程和树木科学,是“非常优质例子”,为有义务团队营救高质树木而高兴。他建议政府可参考这例子,在强台来袭前组织“快速树木营救队伍”,并邀请工程公司等加入,以应对塌树。

他表示,当局应成立指引,列明哪些树木需要救,并为营救方法制定技术指引。首先是选择树木的条件,他认为现有的400多棵古树名木可有优先权,其次是状况贴近古树名木的大树,第三是市民有浓厚感情的树木,如爱民邨 的印度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