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校长教师国庆前到访南京北京 重温抗战史 参观科技企业
130名本港校长和教师等在9月底到访南京和北京,透过走进抗战重地、观摩校园课改与参访创科机构,多维度认识国家发展,并以教育专业视角思考如何深化本港国民教育。交流团参访南京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京东集团等机构,了解科研成果如何穿越“最后一公里”转化为生产力。
第十七届香港教育界国庆访京暨专业交流团于9月22日启程,展开为期六天的南京、北京行程;交流团共约130人,成员涵盖大专院校及教育专业团体代表、中小学与幼稚园校长、副校长及教师。教育局常任秘书长陈颖韶9月26日在北京率团拜会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官员。
团员先后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北京卢沟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有中学校长表示,将把馆校合作、口述历史与证据式研习纳入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理性研读与情感共鸣中,体会“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认识今日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
行程期间,交流团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升旗,并在人民大会堂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接见及欢迎,其后与国家教育部官员座谈。
在到北京前,团员分组走访南京多所大中小学及幼稚园作专业交流,观摩课堂并与当地教育同工深入交流,包括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素养导向评估及学习历程档案等议题。有小学校长指出,内地学校在“教、学、评”一体化及数据驱动教学的实践行之有效,值得香港借鉴;幼稚园园长则关注德育渗透与游戏化学习的平衡,认为“爱国教育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意与行动”,应从学前阶段以生活化方式奠基。
交流团参访南京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京东集团等机构,了解科研成果如何穿越“最后一公里”转化为生产力。多名中学STEAM主任称,从算法研发到供应链管理及自动化仓储的系统整合,展现国家在创科与产业协同的速度与规模。部分直资及办学团体校长表示,将把AI、物联网与工程设计等案例引入跨学科专题,并探索与内地高校、企业的见习与研学路线,提升学生对“以科技强国、以实业立国”的具体理解与志向。
团队亦到访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拓宽课程衔接与研学合作的视野。
多位受访校长总结,此行既是历史教育的现场课,也是创科素养与生涯规划的启发课,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可操作的校本方案:强化公民与历史科的证据式学习与馆校合作;优化升旗礼、主题周与国旗下讲话等校园仪式与文化建设;推动创科课程与职涯教育衔接,建立姊妹校与教师共备机制,深化港陆专业互鉴。
他们又表示,将引领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胸怀家国、放眼世界,把“看见中国”进一步化为“教好中国”。
教育局常秘陈颖韶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能在国庆前夕与本港教育界代表到访南京与北京,共同悼念先烈、汲取“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深刻启示,意义深远。她并感谢国家教育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江苏省教育厅及内地各单位的鼎力支持,让交流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