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及厂商会发布《照护食湾区标准》 上海姥姥加盟种子餐厅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为应对全国老龄化的挑战及把握银发经济的机遇,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去年11月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同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及粤港澳3地共40多个社福界、商界及学界伙伴协作,共同推动制定《照护食湾区标准》,该《标准》正式发布,成为首个由香港业界主导制定的银发经济领域“湾区标准”,为三地的照护食生产商提供清晰指引,惠及整个湾区的银发族。

另一方面,大家乐集团周四(10月2日)宣布,旗下轻咽料理品牌“食得乐”及休闲餐饮品牌“上海姥姥”联手合作,推出全新“软沪餐”菜单,成为本地首个提供上海菜照护食的餐饮品牌。上海姥姥并成为社联“照护食”计划之种子餐厅,为咀嚼及吞咽困难人士开拓更多元化选择,实践社区关怀。

为粤港澳厂商提供统一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于今年9月25日正式公告《适老易食食品(适老照护食)通用要求》纳入“湾区标准”清单。社联行政总裁陈文宜称,《标准》既能提升长者生活品质,也能推动区域产业协作。随著大湾区跨境养老需求增加,统一标准有助于粤港澳三地养老机构于发展照护食方面能够无缝对接,提升照护延续性。

《适老易食食品(适老照护食)通用要求》时以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IDDSI)为主要参考标准,结合粤港澳地区饮食习惯、产业能力与监管要求,为政府监管、企业生产、机构采购及居家照护提供技术依据,引导产业规范化及规模化发展,适用于预先包装食品。

《要求》根据性状特征,将适老易食食品划分为9个分级:(0, 1, 2, 3, 4, 5, 6, 7EC, 7),稀薄如水为0级,细碎及湿软为5级,至于7级则为食物原状。《要求》亦列载食物性状的检验方法,包括可以餐叉,匙羹及针筒检验的简易方法,以及使用如质构分析仪和恒温糟等测试仪器的科学检验方法,让食品生产商精准地生产“照护食”食品。

“食得乐”与上海姥姥合作推“软沪餐”菜单

大家乐集团周四于上海姥姥康怡广场分店举行启动礼,介绍“食得乐”与上海姥姥合作推出的全新“软沪餐”菜单,以及上海姥姥加盟社联照护食种子餐厅计划,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等嘉宾主持。临近中秋佳节,活动亦邀请咀嚼及吞咽困难人士与家人到场,品尝“软沪餐”及食得乐中秋轻咽月饼,感受节日气氛。

大家乐表示,集团于2024年推出“食得乐”轻咽料理,以专业技术制作符合“照护食标准指引”及“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 IDDSI)的产品,照顾不同咀嚼及吞咽困难人士所需。食得乐产品除了于指定大家乐快餐及一粥面门店有售,亦设有堂食服务,并透过集团旗舰社区关爱项目“大家开饭”计划,为有需要人士提供食物援助。

+3

包含小笼包、上海粗炒等菜肴 8分店提供

为进一步推动共融餐饮,食得乐最新联乘上海姥姥制作全新“软沪餐”菜单,将产品扩展至上海菜系。团队耗时多月研发菜单,过程中社联提供了全面专业知识、技术支援及厨师培训,协助团队掌握照护食的烹调技巧及专业标准,确保产品安全,适合咀嚼及吞咽困难人士食用。“软沪餐”菜单包含小笼包、上海粗炒等多款经典上海菜肴,即日起于8间上海姥姥分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