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科学委员会吁长者等高风险人士 明年度接种新冠加强剂
撰文: 许湖洪
出版:更新:
卫生署今日(23日)表示,联合科学委员会认为新冠已为风土病,每隔半年至9个月便出现一次活跃周期,部分长者的住院率、重症及死亡率仍显著较高。委员会建议居于安老院舍长者、年满65岁人士、50至64岁长期病患者、年满6个月大的免疫力弱人士及孕妇,列为高风险优先组别,于2026年度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距离上次接种新冠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需至少半年。
卫生防护中心辖下联合科学委员会早前讨论并更新有关本港接种新冠疫苗的共识建议。(资料图片)
委员会建议居于安老院舍长者、年满65岁人士、50至64岁长期病患者、年满6个月大的免疫力弱人士及孕妇,列为高风险优先组别,于2026年度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医务卫生局9月15日西湾河普通科门诊诊所推广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局长卢宠茂接受接种,他指打流感疫苗“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迟”。(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卫生署今日(23日)表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本周初举行会议,讨论并更新有关本港接种新冠疫苗的共识建议。
长者、孕妇等属高风险组别 2026年度可打加强剂
经审视最新流行病学情况、相关疫苗的科学证据等,专家建议年满65岁的长者及安老院舍长者、50至64岁有长期病患的人士、6个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及孕妇属高风险优先组别。委员会建议无论以往曾接种多少剂数疫苗,均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至少6个月后,接种一针加强剂加强保护。
基于科学数据,科学委员会认为18至49岁长期病患者,以及50岁至64岁的健康人士在下一年度并不属于需要接种加强剂的高风险优先组别人士。基于最新科学实证,联合科学委员会建议于2026年可选用JN.1 或LP.8.1谱系的新冠疫苗。
专家建议高风险优先组别、包括6个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及孕妇等,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至少6个月后接种一针加强剂加强保护。(资料图片)
新冠已成为风土病 每隔半年或活跃
联合科学委员会认为新冠已成为风土病,香港每隔半年至九个月会出现一次活跃周期,主要因素是人口群体免疫力下降和主流变异病毒株转变。自2023年起,本地新冠病毒相关的整体住院率、重症及死亡率均持续下降。
不过,部分高危群组包括居于安老院舍的长者及65岁或以上的长者的相关比率仍然显著较高。其他人口组别方面,包括65岁以下的健康人士及有长期病患的年轻人士的相关比率已降至相对低的水平。
专家建议高风险优先组别、包括6个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及孕妇等,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至少6个月后接种一针加强剂加强保护。(资料图片/廖雁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