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破$1500万网售冒牌货案拉7人 检热卖野生虫草 教市民辨真假

撰文: 黄伟民
出版:更新:

海关破获历来最大宗网上售卖冒牌货案件,拘捕包括两名公司董事在内的7名男女,检获9,200件假货,市值约1500万元,包括受巿民欢迎的品牌余仁生及维特健灵的健康食品。

海关破获历来最大宗网上售卖冒牌货案件,检获价值约1,500万元的冒牌货物。(黄伟民摄)

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版权及商标一般调查组高级督察康恩称,海关于6月初先后接获商标持有人及巿民举报,指有社交平台的连结吸引巿民购买假冒本地知名中药的冒牌健康食品,消费者在网上下单,集团以快递送到消费者手上,货到付款。

海关经调查后锁定收款公司位于元朗工厦的储存仓,以及同一工厦内另一关连公司的单位。至上周二(9日)中午采取拘捕行动,搜查该两处地址,检获7,400件冒牌货品,拘捕在场7人。其后再在快递公司协助下,于同日及周五(12日)在元朗及青衣两处货场再检取200件退件快递包裹。

被捕4男3女全部是本地人,年龄介乎20至57岁,其中两名女子为公司董事,相信是合作伙伴关系;所有被捕人士正被保释候查,行动仍然继续,不排除再有人被捕。

+1

康恩续称,检获的9,200件货品,包括冒牌健康食品、手袋、手表、衣服、饰物及含有第一部毒药的药物等,总值约1,500万元。集团以促销作招徕,以巿价一半出售;另外亦以洗底方式,令人相信购物是正牌货品。他们将货品运到元朗储存仓,由成员在包裹上贴上全新运单扮作寄出地为香港,以掩盖原有的运单。

分辨正货假货特征:

1. 野生虫草:

正货包装的纸盒呎吋大约是高14厘米,假货比较细,只有10厘米;正货的字样是凸字印刷,假货是平面字样,触模时感受不同凹凸;

正货包装底部有条码,假货没有,却印有生产地香港;

正货樽身白色,印有货物英文名称,假货樽身是红色,没印英文名;

正货是透明胶囊,假货是白色胶囊。

2. NMN产品

正货包装高约14厘米,假货只有9厘米;

底部有条码、批号及“此日期前使用最佳”的日期,假货底部只简单印有商标;

正货樽身和樽盖是白色,假货是红色樽身金色樽盖;

3. 另一款NMN产品

正货樽身玻璃制,品牌商标字样清晰,假货樽身是塑胶制,品牌商标字体模糊起格;

正货是白色胶囊,假货是白色药片。

4. 消脂产品

正货标签贴纸是哑面设计,假货是光面印刷;

假货樽身印有消脂排毒字样,以及与本地教授联手处方等标示;

正货樽盖印有品牌中英文名及商标;但假货只有PUSH DOWN 等字;

正货的胶囊是透明,并印有品牌名称,假货只是普通白色胶囊。

康恩指出,由于健康食品是被直接食用,成份不明,有机会对巿民健康造成危险,海关已将样本送交政府化验所检验以确定其安全性。

他提醒巿民在网上购买,特别是非官方平台要小心谨慎,“望、闻、问、切”,就是望清楚平台连结真伪;“闻”多看海关新闻,海关发放的资讯,了解最新犯案手法;如有怀疑,向商标持有人查询,并离开网站及举报。商户采购货物亦要小心紧谨慎,售卖、管有冒牌货亦犯法。

根据《商品说明条例》,任何人销售或为售卖或任何商业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5年。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冒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