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书店分享会续写《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篇章|何故专栏

撰文: 何故
出版:更新:

2025年9月28日,在诚品书店铜锣湾店举行的《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以饮食文学中传承香港味道”,经已圆满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

是次新书分享会,原定于7月20日,在香港书展期间举行,作为配合今年书展主题“饮食文化.未来生活”的文化活动讲座,无奈飓风韦帕袭港,当天十号风球高挂,活动被迫取消,令人非常遗憾!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两个月零八日后,桦加沙为香港带来今年另一次十号风球后的周日下午,分享会转移至诚品书店铜锣湾店举行,正好作为去年6月16日我在诚品生活尖沙咀店的主题书展【Eatology以食养志】主讲的其中一场主题活动“在饮食文学中寻找香港味道”的延续。

是次分享会除了为今年《回忆中的香港味道》餐饮剧场的亚洲巡回演出做了一个小总结,也预告了年底及明年初的不同演出,但重点是年度新作《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这一卷收录了8个短篇故事,讲述日本记者Akina来香港访问不同的“美食家”,主题是在结业潮下探讨“香港味道”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我分享了这8个故事背后的故事,鼓励大家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保留和传承属于我们的“香港味道”。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一章【谈一场像车仔面的恋爱】的主角“车老师”,是一位以美食来教育大家如何好好生活的人生导师,他是受到亦师亦友的邱万城所启发的新角色。今年5月,改编自《回忆中的香港味道2》的同名故事,我和邱万城联合编剧和导演的【那个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独脚戏,他加入了一段男主角参加美食家聚会的情节,主角因为其中一位嘉宾的分享而醍醐灌顶,改写了人生方向。在排练和演出时,这位“美食家”令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刚巧打算创作一个讨论“Come Back Food”的故事,“车老师”因此正式登场,不排除将会是这个系列的重要角色。

第二章【分岔的感情线】里的三角关系始于“老店的最后一晚”,我之所以选择土瓜湾的“苏记面食家”,因为我的教会就在附近,曾经定期帮衬,留下不少难忘的回忆,而主角们在“缨红宴”后再次重逢的“幸福联婚”,则是呼应我去年举办的其中一个餐饮剧场。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三章【冰箱里,XO酱的余温】的主角突然失去味觉,这个想法萌芽于疫情期间,但当时仍未有足以打动我的情节,直至决定由厨师改为神秘顾客,并且选择了“母亲的味道”作为主题,更重要是味觉由“苦”开始逐一消失,最后只剩下“辣”的痛楚感觉,建构出故事的起承转合,再结合中医和心理学的知识,慢慢孕育出这个带点伤感的故事。

第四章【幸福快餐车 ~ 香港味道@福冈 ~】是相隔15年后再访福冈时决定放在这一卷,这是《打边炉》【幸福的花胶鸡汤】的跨世代延续篇,因为在《回忆中的香港味道》的火锅店已换了由“打边炉教授”重新营业,十年前“花胶鸡三姐妹”里的“阿凤”也改名为“Tori”,网名“小鸟游”,同样是由神秘网友Einstein建议她申请working holiday,却在福冈展开了一场“寻找幸福之旅”,故事由天神区的大丸百货门外的屋台开始。补充一句,这个故事曾经筹备拍摄电影,希望有机会可以继续发展。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五章【身为社畜的我,离职前用散水饼向暗恋对象告白失败,竟然转生到异世界成为美食大魔王?!】的故事名称刻意弄得像是日本轻小说,其实主角进入异世界的情节,早在卷三时已写好了大半,当时名为【关于我转生变成西洋菜的这档事……】,却因为剧情暴走而不知道如何完结。另一方面,一直想写关于“散水饼”的故事,5月时突然灵机一触,尝试将两者结合,结果越写越开心,加入了大量日本电玩、漫画、动画和轻小说的元素,这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章,是我在卷四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第六章【准备好大吃一场‧升级版】,本来是卷三的其中一章,但因为不断记录结业的食店,连同备注,字数突破了一万五千字,校对时觉得过多资讯,减弱了故事性,因此作罢。至于这一章为何会被收录于卷四,也是跟邱万城有关,我将主角命名为“城市记录员”,邱万城却一再将他说成“城市守望者”,因此为我带来了新的观点,让他由“城市记录员”变身“城市守望者”同时,更为他和Akina安排了暧昧关系,令这个角色变得更立体。补充一句,【准备好大吃一场】故事名是参考了江国香织直本奖得奖作品《准备好大哭一场》(号泣する准备はできていた)。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4》新书分享会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七章【生活是艺术,生存是战术。】是接手经营火锅店的“打边炉教授”跟三位已移民的好友的“四人夜话”,他们的故事贯穿整个系列,见证了这四年来香港的变迁。今集将火锅店变成“Co-Entertainment Space”的概念,源自为《茶餐厅的亲善大使》台北演出提供场地的荼餐厅老板Teddy,我尝试将他“Co-Performance Space”概念升华,因为在逆市求生,必须变得更多元化,重点是“共冶一炉”!

第八章【热锅上的马义】结合了村上春树和杜琪峰的风格,他参考了村上春树打劫面包店,因此选择打劫火锅店,但这场“劫案”错漏百凶,过展“非常突然”,最后竟然变成Happy Ending的“打边炉”奇迹,希望可以为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正能量”!

是次分享会圆满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即场购买《回忆中的香港味道》卷一至卷四的新旧读者和友好!鸣谢合作伙伴上稀园的赞助,每位参与是次分享会的朋友,都获赠《回忆中的香港味道》盲盒一份,分甘同味,Happy Together!

《回忆中的香港味道》系列衍生的餐饮剧场,以及读剧演出,将会继续在香港、台湾和日本举行,大家请密切留意!期待集结不同的伙伴,透过不同的项目,一起“以饮食文学传承香港味道”!

(专栏“何故火锅馆”每星期刊出,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何故,内向、忧郁而文静的作家,已推出超过 20 本小说。从电影和打边炉领悟人生道理。

更多艺文评论文章,可参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