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势成对抗美元霸权工具? 港大学者:助避制裁但难撼地位
《稳定币条例》在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香港在建立透明、合规的虚拟资产市场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为香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方翔为研究汇率和国际金融的学者,他接受《香港01》访问表示,尽管稳定币可能成为规避美国“长臂管辖”的工具,却难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中的主导地位。
稳定币成规避美国长臂管辖“新武器”
关税战催化“去美元化”,稳定币能否助力对抗美元霸权,引起各方讨论。方翔区分了两种情况。他认为,如果将美元霸权定义为美国的长臂管辖能力,那么发展自身的稳定币确实可以规避SWIFT等制裁。然而,如果美元霸权是指其作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主导货币,他则不认为稳定币能够改变这一现实。
他强调,美元的主导地位源于美国长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累,这是支付工具的改变无法撼动的。虽然稳定币能透过提高效率,促进部分交易从美元转向人民币,但单纯以此,难以显著改变美元的整体使用比例。用稳定币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不能白日做梦,想用这个工具去取代这个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是不现实。”
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不足 稳定币发行条件或受限
市场亦关注日后能否在港发行人民币稳定币,方翔认为,本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更有机会出现。他指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影响不大,因为央行会调整政策以维持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不过,他指出,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足,因为稳定币与法币兑换比例是1:1,需要有相应的底层资产,而且稳定币的底层资产必须是短期流动性高安全资产,“那现在离岸人民币有多少这样的短期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中国不可能为了稳定币,去创造原本不需要的这么大的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池,一定是反过来。当我们能够逐步推动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池变大的时候,可能就更具备了发行稳定币的条件。”
然而,在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出现则面临巨大挑战,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与资本管制共存。他认为,一旦在岸人民币稳定币上链,将严重影响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除非能有效解决此问题,否则在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推行难度很高。
市场规模尚未足以冲击银行存款
此外,针对稳定币发行商与银行之间是否存在对立的问题,方翔表示,在当下这种担忧尚不显著。他解释,美元稳定币主要用于链上资产交易,而传统银行并未涉足此领域。对于用稳定币替代法币,除非是在高通胀、高贬值的发展中国家,其与银行存款的替代性才显著,“如果有美元稳定币,人们就持有美元稳定币,就不会把钱放在银行里了。”
他进一步指出,稳定币主要仍是交易手段,而非储蓄工具,因为在现行法律下,稳定币不附带利息。他认为,稳定币更多的是替代现金或活期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其市场规模尚未足以冲击银行存款。
关于稳定币流通是否会增加市场货币量,他认同其可能加速货币流通速度。然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不一定会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方翔引述美国的经验指出,现代货币政策已从数量工具转向利率工具,透过控制联邦基金利率,可以避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对政策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