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拆局|十月稻田市值逼近百亿 被调出港股通反现投资价值?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港股通标的名单定期调整于9月8日正式生效,此次各有20只新调入、新调出股份。根据恒生指数公司的港股通调整规则,属于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且不属于A+H股的股票,若在检讨考察日前12个月的平均月末市值低于40亿港元,将有可能被调出港股通股票名单。 这项规则旨在确保港股通的成分股能够维持一定的规模和流动性,符合南向互联互通的资格要求。被调出名单的股份通常会触发被追踪指数的被动型资金“技术上”沽售其股份,令其股价放量下跌。

然而,被调出的股份并不代表基本面变差,相反,这反成投资者寻宝机会,透过这“价格错位”趁低吸纳拥有优质基本面而被低估股份,例如可吼十月稻田(9676.HK)。尽管十月稻田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但这并未削弱其内在价值。相反,十月稻田正以“家庭食品创新专家”的姿态,在多品类布局、全渠道深耕和品牌年轻化战略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十月稻田发布的2025年中期报告可见,集团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双成长,展现出强劲的获利能力和基本面韧性,带动股价绩后大升10%,而今年股价表现亮丽,年初至今累升逾30%,市值亦逼近百亿大关。

十月稻田是中国领先且增长迅速的家庭食品创新企业之一,拥有强大的多渠道品牌影响力。集团今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约16.9%,毛利同比大增50.1%至6.7亿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0%增加至现时的21.8%,经调整净利润大幅增加97.7%至2.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7%增加至9.6%,各项主要财务指标普遍向好。

晋身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实现多个破亿元品类

近年,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健康消费、国产品牌消费和老年人消费崛起等趋势。其中,食品行业呈现出两个主要趋势—一是对健康和质量的追求,消费者从注重“吃好”转向注重“吃健康”,偏好营养均衡、低脂肪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二是对便捷和品牌的需求,预包装食品因其质量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优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地位认证,集团的品牌已获得“连续六年东北大米中国销量领先”及“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的认可。其核心优势品类,持续打造多个年度销售规模达亿级的单品,包括十月稻田寒露秋香五常大米、十月稻田长粒香,十月稻田黄糯玉米等。这全得益于集团成功捕捉市场及消费者需求。

洞察消费者需求 开启新成长曲线

同时,集团亦顺应消费趋势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一人食”经济持续升温,推出了烧烤味玉米、麻辣味玉米,满足年轻市场对于轻负担与好口感的需求。除核心优势品类外,十月稻田亦成为家庭食品创新专家,围绕家庭轻食、 健康、低脂等核心需求拓展了家庭食品的版图,例如玉米浆包、欧芹大蒜盐等。

引人注目的是,集团向休闲食品领域的进军,将水果玉米粒、即食玉米段等产品巧妙融合了“好吃+健康+便捷”的三重需求。这种多元化品类矩阵,不仅扩大了市场覆盖率,更增强了抗周期能力,为其带来持续成长动力。

全渠道布局 建构线上线下一体化生态

十月稻田已建构了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营销网络,这也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在线上布局方面,集团与京东、拼多多、天猫超市等40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快速发展线上自营店。在线下,集团入驻永辉超市、大润发等近百家商超,同时加码布局山姆、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十月稻田及时抓住即时零售风口,完成对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平台的深入布局,抢占即时零售万亿市场先机。

十月稻田正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透过数位化手段重塑生产模式,建构精准化生产体系,实现生产高度标准化与自动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超过20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工厂基本上实现80%的全自动化。以大米加工车间为例,整个加工过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一名技术员就可以在中控室一键操作110台大米加工设备。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水稻的鲜度和口感,在各工厂自建了稻谷低温储存仓,新鲜的稻谷收割后第一时间颗粒归仓,这样能大大减少稻谷的水分和微量元素流失。

此外,十月稻田在上海、天津、成都、沈阳和东莞的五个自营区域配送中心以及若干地方仓库建立了现代化库配体系,这种“由点及面”的渠道策略,不仅扩大了市场覆盖,更让品牌能够及时掌握消费者偏好变化,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保障了产品的供应链时效。

品牌年轻化 用IP和情感连结Z世代

十月稻田的品牌年轻化战略尤为值得称道。集团不再满足于传统食品品牌形象,而是通过一系列创新营销活动,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情感连结。集团围绕两大独有原创IP《玉米轻食季》《新米季》,辅以创始人IP赋能,建构了从产品到品牌的文化符号。

十月稻田紧扣情绪痛点,更多使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轻食季期间的“锦鲤玉米三界吃了都说好”、“二人香遇眼神早已拉丝”等热门网络用语轻松有趣,易于传播。

集团拥有业内罕见的“双创始人”IP,粉丝量突破150万,形成了高质量内容输出的稳定运营模式。在2025年轻食季期间,十月稻田通过与国民IP《新白娘子传奇》及赵雅芝老师深度联动,将一根玉米从传统粗粮升维为年轻人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交货币”。

另外,集团在8月11日宣布与治愈系游戏IP《猫咪与汤》达成跨界合作,游戏中猫咪角色丰富,深受许多年轻玩家喜爱,借助此IP影响力,十月稻田推出了4款联名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一场美味与疗愈的双重体验。

业绩支撑下价值重估机遇 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中资投行也对集团前景给予信心的一票。中信建投发研报指,十月稻田今年将品牌定位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品牌传播也同步换为“十月稻田 中国味 香香香”,实现从品类心智定位到品牌心智定位的过渡,目前新品和管道均有发展空间,并进入新一轮成长期。集团管理层亦拥抱新兴媒体,打造个 人IP为公司带货,成长路径较清晰。这归因于集团去年成功打造抖音爆款玉米,不再单一依靠大米,顺应消费趋势变化,向休闲化食品进军,推出更多即食产品,如水果玉米粒、即食玉米段等,同时集团在山姆、胖东来等线下渠道持续扩张,增长势能强劲,带动高毛利新品有能力进入线下通路,维持“买入”评级。

再者,十月稻田退出港股通是集团上半年未完成H股全流通,流通股份仅为总股本的40%,流通值较低而未达 2025年9月恒生指数成分股市值要求,可是,实际集团总市值符合港股通门槛。根据公司 2025年7月14日公告,公司 646333720 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 H股股份已于 2025年7月14日完成,且该等转换 H 股于 2025 年 7月15日上午九点整起开始在联交所上市。公司当前已通过所有股份在港股全流通申请,7月15日起以总市值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评选。该行指,公司品牌力具备溢价,并非传统基础农产品公司,作为家庭食品创新标杆,集团价值可望逐步被市场认可,预计 2026年预计将重回​​港股通。

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十月稻田积极回应政策导向。作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十月稻田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满足用户新“食”代需求。当“全民体重管理”成为“健康中国2030”策略议题,带来轻食、优质碳水的健康饮食概念热潮。

虽然短期资本市场波动难免,但企业的真实价值终回归于其基本面和成长潜力。十月稻田凭借其清晰的战略定位、持续的产品创新、深入的全渠道布局以及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已经展现出家庭食品创新领军者的旗手。

在“健康中国2030”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家连接农田与餐桌、传统与创新的企业,正迎来其价值的重估时刻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十月稻田目前的估值水平或许正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布局机会。

(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