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建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巩人民币枢纽 金融政策一文看清
【施政报告/施政报告2025】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于立法会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今年主轴将环绕经济及民生,巩固香港国际中心地位,发挥金融、贸易、专业服务、供应链管理、专业网络等优势,创造就业和收入,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带来更多商机。在施政报告内,李家超宣布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措施,当中包括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作第二上市,以及把握出口平台优势,加大经济新增长点。本文将罗列相关措施详细内容。
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内有不少篇幅,触及人工智能(AI)在不同行业发展。他指出政府亦会推动AI商务应用,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的第二期AI沙盒计划将推广至更多金融机构。金管局亦正建立AI模型评估方法,强化金融系统安全测试。发展局将资助私营工程应用AI。律政司亦将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检视更广泛应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在新一份施政报告内亦指出, 内地企业的战略重心已转向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政府会把握香港出口平台优势,加大经济新增长点。内地企业出海可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区域总部,进行跨境结算、汇款和融资等;并聘用香港会计、法律等专业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拓展海外市场;同时透过香港推广优势,对接环球买家,打造国际品牌。
主动招揽内地企业以港作出海平台
他又指出会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商经局局长会督导“出海专班”工作及协调各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包括:金管局会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利用香港优势,辐射开拓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市场,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以及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创立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出海”到沙特阿拉伯的企业。金管局会联同香港银行公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等带领银行及中小企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汇聚业界力量支撑“出海”平台发展。政府会充分发挥香港展览业的优势,巩固香港作为内地品牌“走出去”和环球品牌“引进来”的最佳平台,同时支持业界举行更多有利推动品牌发展的活动。
至于金融业发展方面,李家超会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港交所(0388)亦会与东南亚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
李家超又表示, 政府不断强化香港金融体系,令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回全球第三。会把握世界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机遇,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强化股票市场,构建国际领先的债券市场及蓬勃的货币市场,促进保险业与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发展;并加速发展新增长点,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推动金融科技和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
新股集资额逾1300亿元
他指出本港股票市场保持强劲,恒生指数自年初已上升逾两成,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元,较去年接近翻倍。新股集资额至8月底累计逾1,300亿元,同比多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他指出会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扩充互换通利率衍生品种类
李家超表示,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并推动场外衍生工具的发展,以及与内地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证监会、金管局及港交所将增加市场接触,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使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证监会和金管局将公布“固定收益及货币”路线图阐述相关细节。
他又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金管局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资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较长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并持续探讨更多元化的跨境资金获取渠道,为市场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人民币资金。金管局亦会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的外汇报价与交易。政府将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将研究在合适的场景下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
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李家超又表示,会加速建立香港国际黄金交易市场,亦已接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的建议,由财库局落实,包括:推动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 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
他又指出会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一带一路”客户,强化人才培训。
他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已推出在港交割的全新合约。我们会持续推进沪港黄金市场合作。
降险企投资基建资本求
李家超表示, 为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并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和再保险行业发展,以及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养老、跨境自驾和低空经济等保险产品。
他指出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去年2月启动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他又表示现时,“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现最多只算入1,000万元。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
稳健发展金融科技
李家超指出金管局会继续推进Ensemble 7项目,包括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例如用代币化存款结算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并通过监管沙盒鼓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政府又指出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并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证监会亦正研究在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同时加强国际税务合作,打击跨境逃税。证监会亦透过引入自动化汇报和数据监测工具,构建香港数字资产的风险防线。
消息:为推动数字资产发展 将对条例小修小补
消息人土表示,为更好推动数字资产发展,会对某些条例进行小修小补,例如现时交易中,某些文件需要实体签名,但在数字负产中,难以实行,因此需要对部分条例作出修改。
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
他指出港交所2022年推出国际碳交易平台Core Climate,是全球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自愿碳信用的交易平台。未来会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试验跨境交易结算路径,共建区内碳市场生态圈。政府亦会联同内地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研究国家参与国际碳市场的相关事宜,包括设订自愿碳信用标准和方法,以及碳减排量的登记、交易、结算等。
推动大宗商品交易
在大宗商品发展方面,李家超指出会延续去年《施政报告》方向,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包括: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已批准八个在港交割仓库,会支持业界设立更多认可仓库。为大宗商品贸易商落户香港提供半税优惠,带动香港船运及专业海运服务需求。明年上半年修订法例。利用金融创新优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流程,包括金管局与巴西中央银行合作测试提单电子化和存款代币化等科技,以便利贸易。深化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及内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联通发展,助力国家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
他又指出政府将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领导,汇聚业界代表,加强大宗商品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策略制订。
推动铁海陆江多式联运
至于本港港口贸易发展方面,李家超指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已于今年7月成立,协助政府制订更外向、更全面的国际和内地推广策略,以及航运业的整体发展政策,锁定重点领域展开研究。
他又表示正积极拓展货源,推动来自内地内陆省市的货物沿铁(路)、海(路)、陆(路)和江(河)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现时,重庆和成都的货物已经循铁海联运,经深圳盐田港或广西北部湾,再分别以驳船或“天天班”班轮服务转运至葵青港上船,充分发挥港口之间优势互补,并达致互惠共赢。政府将与内地具战略合作意义及“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伙伴港口”关系,并为建立绿色航运走廊作准备。
政府又指出,为加强香港在高增值海运服务的领先地位,政府明年会修订《商船(注册)条例》,增加注册灵活性和加强电子化等,并加大推广税务优惠、扩大海事保险业务。政府和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亦正推动业界建立航运专项风险池,提升香港对本地和内地市场承保的能力。
李家超又指出,亚洲国际博览馆二期工程已启动,预计于2028年落成。机管局明年初将就游艇港湾及配套设施邀请发展意向书,预计2028年起分阶段完成。机管局正同步建立艺术产业生态圈、开设空运鲜活市集等。香港国际机场自2010年以来第14次获得全球第一货运机场的地位。机管局会发挥三跑道系统优势,增加货运量,同时推进位于东莞的空港中心建设,增加进出内地货物使用香港空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