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回归 亲抓两大业务 MAGA可期?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马云又再次成为香港金融圈热议人物。本来在6年前退任公司主席的他,踏入2025年后变得高调,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有报道指出马云已“强势回归”其创立的阿里巴巴(9988),并且在多个重大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向魅力非凡﹑兼且创意多多的马云是投资者的宠儿。市场人士对于“马老师”回归感到相当兴奋,加上多项利好消息相继传出,带动阿里近日股价攀升,市值重上3万亿元。

现身阿里园区酒吧 员工纷纷大喊“马老师”

“马老师”回归阿里的消息,源自《彭博》周二的报道。报道指出马云近日已重返阿里园区,同时他在公司业务的参与程度,是过去5年来最直接的一次,如亲自掌管人工智能(AI)及外卖业务发展。甚至报道更指出,阿里决定斥资高达500亿元人民币补贴,以击退京东(9618),马云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道又指出阿里内部留言板出现MAGA留言。这里的MAGA,是“Make Alibaba Great Again”的英文缩写,意谓这项使命由马云来实现。凡此种种,正好反映出不论是市场人士或是公司内部,对于“马老师”回归期盼甚殷。

魅力非凡的马云,不时返回阿里园区,每次均受到阿里的员工欢迎。就在周二﹑即《彭博》报道刊登的同一日子,有阿里员工在公司园区的HHB音乐酒吧内,遇上马云。当时马云,由阿里高级管理层邵晓锋陪同。酒吧内员工认出马云后,大喊马老师之声此起彼落,同时亦有拍下马云照片。马云挥手致意后就戴上口罩,有关情况正好反映出,马云在阿里的员工心目中地位。

《彭博》又指出,马云对公司亲力亲为参与的程度,是他自2019年辞任主席以来最高。同时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马云曾在一天内三度向高级经理发出电邮,以查询项目最新进展。不过阿里未有透露,马云是否以官方身份回归。

阿里巴巴

不论马云以哪种身份回归,从股价走势来看,投资者认为属正面消息。反映出外界认为马云能协助公司重拾动力,特别是电商及消费行业处于内卷情况下。

在马云回归的报道传出前,阿里旗下高德,便推出了“高德扫街榜”,被视为与美团到店业务“拗手瓜”。透过发放超过10亿元人民币出行及消费补贴,目标是每日为线下餐饮及其他业务,多带来1,000万客流。

今年2月出席民企座谈会 与习主席握手

其实踏入2025年后,马云已频繁地出现公众面前。最备受瞩目的一次,就是今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召开与民企代表的座谈会,马云有份出席之余,他与习近平握手的片段,更出现在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被外界解读为内地官方希望马云等民企,利用AI发展推动内地经济。

经历新冠疫情,以及内地对不同行业整改等因素,经济增长动力转慢。在2020年10月底,马云发表内地金融体系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大胆言论,其后阿里旗下蚂蚁上市计划,突然被煞停,马云亦逐步淡出众人眼前。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2月出席民企座谈会,马云亦有出席。

同时阿里亦因为在内地违反反垄断,被罚款180亿元人民币。就算公司于2023年作出连串措施,包括提出1+6+N组织架构,希望透过分拆阿里云及菜鸟等业务,以释放公司内部价值,以及在同年6月宣布更换主帅,张勇退任主席等职务股价亦未能重拾动力。连串举动亦未能推动股价重拾动力。直至去年9月起,内地政府推出多项刺激经济措施,以及内地AI初创企业DeepSeek横空出世,改变了投资者对内地经济,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后,推动包括阿里等多间民企,股价逐步上扬。

但是要让阿里再次伟大起来,单靠马云来实现这个使命,看来是有一定难度。因为自2020年起,不论内地经营环境,以及阿里本身已有相当大变化。过去阿里在内地电商市场,占据大半壁江山,市场占有率高达85%。可是这样的情况已不复再,同时行业竞争较以往剧烈,今日电商企业需要争取的市场,是在一小时内将食品﹑日用品送到客户手中的市场。

一众好帮手 成重拾阿里昔日光辉重要元素

因此马云要将阿里重拾昔日光辉,便需要一批好帮手。如老拍档蔡崇信﹑现任阿里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等。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吴泳铭被视为长期领导者,而非过渡人物,加上吴泳铭的技术出身背景,由他继续掌管阿里是相当适合。特别是公司在AI领域发展上。至于现任主席蔡崇信,就是马云在董事局内主要盟友,被视为新星的蒋凡,负责管理已改头换面的电商业务,今日阿里的电商业务范畴,已横跨新加坡及伊斯坦布尔等地。

有分析师更指出,随著蔡崇信等回归,阿里目前已处于非常有利位置。同时指出公司已重新聚焦,技术及核心业务,投资亦很审慎,可以说是进入收成阶段。同时在业务布局亦有调整,目前零售业务,仍是阿里最主要收入来源,可是内地市场出现内卷,以及阿里亦要投放资源,发展即时零售及外卖等业务,以迎击京东及美团等竞争对手。因此市场人士,对阿里AI及云业务未来发展前景相当关注。

重点拓展AI 相关收入连续8季录三位数增长

吴泳铭在今年2月宣布,阿里会在未来3年对阿里云及AI基础建设,合共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已反映出公司对AI业务的重视程度。在今年8月底,阿里首席财务官徐宏,于上季业绩电话议内指出,云智慧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收入更连续8季实现三位数增长。

阿里早前亦宣布发行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集资额约251亿元,当中8成资金,用以增强云基础设施,包括扩大数据中心,升级技术及优化服务,以满足增长需求。

更何况《彭博》的报道亦指出,马云回归公司后,主导AI及外卖业务发展及决策,有关消息正好向反映出,阿里对AI业务的押注之余亦展现出成果。

2025年9月10日,上海,2025外滩大会上,英伟达(NVIDIA)公司参展。(CFP)

同时阿里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亦渐取得成果,《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阿里及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AI模型,以取代英伟达生产的芯片。《央视》更报道,联通在西北地区的数据中心,将采用阿里生产的芯片。

对于阿里的发展策略,投资者相当受落。自上季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升幅约4成,同时连续17日录北水净流入,累计金额达到470亿元。若从今年年初起计算,阿里股价升幅更接近1倍。

券商唱好 高盛升目标价至174元

多间券商亦看好阿里前景。高盛发表报告,阿里的云业务和资本支出超预期,AI基础设施的投资故事被重新点燃。高盛认为阿里创纪录的AI资本支出,有望在3至6个月内转化为收入,推动2026财年下半年云业务增长加速。基于强劲动能,高盛上调阿里云估值19%至每ADS 43美元,并调高2026财年第2季至第4季同比增速预测,由28%至30%上调到30%至32%,反映AI云需求持续提升。

除云业务外,高盛也看好阿里内地电商业务,原因之一是闪购带来的交叉销售。高盛将阿里港股目标价,上调1成至174元,阿里美股目标价则获上调9.8%至179美元。

阿里巴巴

另一间券商杰富瑞的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基于近期发展和行业趋势,阿里旗下云服务和一站式消费平台,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其中阿里云AI相关收入,在9月的季度可能继续录得三位数增长。同时认为公司有望继续释,放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之间的协同效应,以提升用户黏性。

杰富瑞维持予阿里美股“买入”评级,将ADR目标价,从165美元上调至17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