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内地再有政策出台 平保可占先机|许绎彬
内地十一黄金周及中秋长假期间,港股在缺乏北水灌溉下,成交在预期内显著缩减,大市成交额回调至只有近1,500亿元,更曾一度缩减至1,212亿元,是今年5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者满以为在成交显著缩减的情况下,走势亦会变得胶著,但截至昨日(8日),港股可用“由天堂折返人间”来形容过去的五个交易日;事缘在内地假期的首个交易日(2日),港股在举足轻重的科技股带动下,曾升526点,一度见27381点的四年高位,当日以27287点收市,终于能升穿27000点,及在27000点以上收市。投资者又以为今年可以复制去年同期走势,同样适逢内地长假,港股升势如虹,升穿20000点心理关口,更创下6,200亿元成交的历史。
然而期望历史再现的投资者,他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港股在升穿27000点,创下四年收市新高后,显然后劲不继,沽盘不断涌现,出现四连跌的惨况。除27000点失守外,更一度跌至26500点的水平;带领港股迈向高峰的龙头科技股﹑炙手可热的AI相关股份及内地长假受惠股,均呈现深度调整。而一向缺乏动力的汽车股,走势可谓“雪上加霜”,沽压沉重;港股在创新高后作出调整的原因,相信是市场忧虑个别升幅较为出众且有一定累积升幅的“港股通”份子,会在国内复市后涌现沽压,既然有此忧虑,倒不如先行沽货离场,持盈保泰为上策。在缺乏好消息又缺乏北水下,投资者因而失去信心,沽货套现,令港股呈现“一沉百踩”的情境;幸好在跌穿20天线(即26535点)后,呈现横行格局;现阶段惟有希望内地复市后,北水不似投资者预期呈现“净流出”的格局,港股可能能够穏定下来,甚至有望重拾升轨。
金价已升穿4000美元
在投资者仍对港股前景糢糊不清之际,国内假期时有另一个投资市场突然燃起升浪,顿时成为市场上热门话题,此话题就是国际金价升穿4,000美金;除了暂时创下了历史新高外,金价更是首次升穿“4”字;升势原因相信是美国踏入减息周期,再加上法国政局不穏所致,而央行相继出手亦是近日令国际金价飙升的其中一个主因;值得庆贺的是,中国原来也是今次受惠者之一,内地最新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人民银行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金价持续上升,内地外汇储备亦因此水涨船高。
除港股、金价外,另一市场热点同样值得关注—人工智能(AI),这热门话题早已席卷全球,连带世界各地逢有AI的相关股份,均炒至乐此不疲,从而带动全球股票市场均创高峰,而当投资者以为受惠者一定是美国市场,原来这答案是错误的;根据数据显示,饱受美国高额关税所影响的亚太区市场原来才是今次AI潮的主要受惠者,MSCI亚太指数今年原来已累积升了23%,表现更胜升幅暂时只有14%的标普500指数,这是继2022年以来再次跑赢美股的佳绩。值得一提的是,在AI热潮带动下,一向以科技为主导的台湾是大赢家,台湾加权指数不经不觉已升穿27000点,刷新历史新高。倘若AI热潮能持续或未有减退,在港上市的AI相关股份,可能仍有上升空间,因而令恒指在今年年结前再下一城,并非没有可能。
留意A股长假期复市表现
谈回港股,相信所有投资者均聚焦于内地长假后复市的A股首天的表现,并且关注北水重临的首天是否出现“净流出”的状况;内地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四中全会,市场憧憬会否在会议前后有利好经济的政策出台,市场普遍预期会推出一些令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资金的政策;倘若确实有此量化寛松的措施,相信对内险股有利,当中内险龙头中国平安(2318)可占先机,投资者不妨多加留意。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并无持有上述相关股份权益)
【财经专栏】股坛绎思.许绎彬|耀才证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
专责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营运及管理。曾任职多间证券行,拥有逾25年证券及期货业经验,及超过10年分行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