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内地楼市续寻底 料楼价下行压力延至明年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在寻底,估计整体需求持续疲软,购房者信心依然脆弱,料2025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将下跌8%,跌至约8.8至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水平,而2026年将下降6%至7%,跌至8.1至8.5万亿元水平。

该行指,在需求疲软与库存高企的背景下,认为楼价下行压力很可能持续至2026年。

标普指出,租金下滑也将对房价构成挤压效应,并预计内地新建商品房房价将在今年跌2.5%至3.5%,2026年跌1.5%至2.5%,当中一线城市2025年及2026年楼价将同比分别跌0.5%至1%、0%至0.5%,二线城市2025年及2026年楼价将同比分别跌2%至3%、1%至2%,三线或以下城市2025年及2026年楼价将同比跌4%至5%、3%至4%。

该行预期,中国政府可能会推出进一步的措施来支持需求,但额外支持措施或逐步推出,并且会根据具体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定。精选的高线城市表现将优于全国其余地区,如在八月份,四大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销量同比增长2%。而八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跌5.4%。

该行表示,现时政策对个别开发商的支持多只在项目层面,如提供项目贷款、白名单项目等,个别开发商获得直接支持缓解债务,亦主要由国企股东提供贷款。

标普指,受评的中国开发商大多在维持竞争力与杠杆率之间寻求平衡,同时行业两极化趋势将持续,受评的国有开发商的合约销售将继续优于受评的民营开发商,是由于国有开发商拥有在高端、健康的城市购买土储的资本。

该行指,国有开发商于价格与销量更具韧性的一线市场收购土地,此举有助维持合约销售额与盈利能力。过去12至18个月内收购的优质地段项目,其利润率表现更为理想。由于民营开发商的融资管道较少,减少土地收购有助于维持流动性,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合约销售额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