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V形”还是“延伸V形”较常见?原因何在?|聂振邦

撰文: 聂SIR
出版:更新:

承接上回主题,今日续谈“V形 / V形底”,为“图表形态”的反转利好形态之一,上次不想篇幅太长,未有谈及股指或个股在底部转角的形态,于阴阳烛图,当时倾向见长阴烛(大阴烛、上影阴烛或上下影阴烛),表现出上次提到的“终极一跌”现象。值得留意常见下影线伴随,皆因在日内卖方“火力全开”之时,如此强势未必能延续至收市,于是买方看准卖方力竭一刻便发力反攻,令股指或个股显著高走,较大可能出现收市位远高于日内低位,形成较长的下影线。

再谈恒指另一V形底案例

除了上次参考恒指于2022年3月15日的案例,早于2020年3月19日、2021年7月27日,以及2024年1月22日。其中在2020年3月19日和2021年7月27日的收市位和低位分别相距近570点和340点。而上次分享的2022年3月15日案例,差距近180点;2024年1月22日的则近170点。表面看来2022年3月15日的反弹较2024年1月22日的为大,不过就百分比而论,前者是0.98%,后者是1.13%。另想指出这个日内差距,与最终升幅没有必然关系。上述两次升幅,前者于2022年4月4日高见22523点,累升23.52%,后者截至2024年3月13日高见17214点,累升16.36%。

见V形底却不宜对后市太乐观

而2021年7月21日收市位和低位差距为1.36%,大于2022年3月15日和2022年1月22日的0.98%和1.13%,不过恒指于2021年8月11日高见26822点,累升仅8.38%。最终升幅多寡,与当时大市成交金额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就算能成功捕捉“V形 / V形底”的转角入市机会,也不要对后续升势过份乐观。倘若未见“价量齐升”,潜在升幅或许远较想象的为小。实则今次也想与大家探讨延伸形态,名为“延伸V形 / 延伸V形底”。表面看来“V形反弹”于转角后升势见俐落,实际情况也不一定如此。

个股案例可看龙源电力

意思是“反弹”不久升势见停滞,出现短暂“上落市”格局,原因不难理解,当时买方动力遭到卖方动力抗衡,见好淡争持,这种拉锯情况,视为出现“平台”,股指或个股那时经历短时间的整固期后,买方成功夺回优势,令股指或个股正真展开升浪。可参考龙源电力(0916)案例,于2023年8月14日至11月16日不时见股价在6.8元的高水平后回软。跌势直至2024年1月22日低见4.37元才结束,不足两个月累跌近四成。继而在1月23至25日见三连升,并于1月26日高见5.05元,从低位反弹逾一成半。

之后升势受阻,于2024年1月23日至2月19日收市位介乎4.51至5.02元,差距约一成一,可见当时历时接近一个月股价出现“上落市”格局,视为出现“平台”。随著2月20日收报5.10元,收市位突破5.02元后,股价才真正展开升浪,至3月11日高见6.29元,不足三周累升超过23.3%,亦令股价创自2023年11月29日以来新高,相隔接近三个半月,成为典型的“延伸V形 / 延伸V形底”案例参考。事实上,买方动力于转角底部夺回优势后,卖方便不还击,情况甚为罕见,故此“延伸V形 / 延伸V形底”出现的频率,较“V形 / V形底”为多。

【财经专栏】聂振邦(聂Sir).新股聂人|博威环球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

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