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推荐2025|adidas PRO EVO 2实测 考验跑手信心的比赛神器

撰文: 体育来稿
出版:更新:

adidas两年前推出全球瞩目的顶级跑鞋ADIZERO ADIOS PRO EVO 1,帮助许多精英跑者在大赛夺冠或打破纪录,138克的重量创出为“轻”不破的热潮,其他品牌的竞速赛鞋愈出愈轻,但仍未有品牌取代PRO EVO的地位。
今年来到第二代PRO EVO 2,能够测试这对“比赛神器”的确令人兴奋,因为测试之时正值预备芝加哥马拉松,穿上PRO EVO 2能带来期待已久的马拉松PB吗?跑者又应该如何驾驭这对无比锐利的跑鞋?

跑鞋实测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基本资料

跑鞋: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
尺码:UK 5
跑鞋重量:约138克
前后掌落差:后跟39毫米/前掌36毫米
测试员:Sub 3女跑手T

跑鞋推荐|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实测。

跑鞋实测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跑鞋开箱

甫开箱,见到一个精美的adidas鞋袋,鞋袋内设有间隔,令两只鞋不会互相磨擦。鞋身是带有科技感的银色,配以抢眼的火红三间条纹,外型带有霸气。

鞋面和鞋舌的网状材料呈半透明,薄如蝉翼,是笔者见过最纤薄的鞋面布料。整个鞋面没有什么结构支撑,连足跟杯也只得鞋领边缘有小量填充棉,以防足跟磨损。为达到最轻量的简洁设计,鞋内没有鞋垫,鞋笼连一块遮蔽线头稍作美观修饰或提升舒适感的布料都没有,所以这双战鞋一定要配上跑袜,因为布料虽薄但十分坚韧,车边甚至有点锋利,必须穿跑袜以防擦损。

跑鞋推荐|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实测。(adidas图片)

据品牌官方说明,第二代PRO EVO的改良点之一是前掌中底加入3毫米的LIGHTSTRIKE PRO EVO泡棉,令足跟差从上一代的6毫米降至3毫米。为配合前掌滚动几何,PRO EVO 2的前掌跟上代一样,在鞋身长度的60%位置开始上翘,但第二代的上翘角度比第一代更尖锐,发挥更大推动力,有利跑者做出更高效的脚掌前摇。此外,笔者留意到PRO EVO 2的鞋跟底部外缘位置往上削,其实上一代也有类似设计,但在其他品牌则较少出现,或者不太明显,估计是进一步减轻重量,或有助引导精英跑者脚全掌外侧着地后,更快过渡到前掌推进。

外底方面,跟第一代的橡胶涂层相似,但PRO EVO 2加了纹路设计,抓地及防滑方面更胜上一代。

跑鞋推荐|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实测。

跑鞋实测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试后感

可能是足跟差降低,穿PRO EVO 2上脚站着的第一感觉比想像中“四平八稳”,原地弹跳几步发现足感稍硬,但足底反应很好。即时试跑几步,身旁友人却问:“点解你膝头指咗向入?”原来我在收步之际,膝盖出现内旋,而我平时的步姿并没有明显内旋。由于正值马拉松训练高峰期,不知是否肌肉疲劳导致动作不稳,于是翌日再到运动场跑正式课表,详细测试跑鞋。

运动场课表先慢跑一公里热身,在PRO EVO 2的前摇推动下,慢跑的步频比平时高,速度也被推快。再来三遍100米加速跑,前倾的鞋头起动力极高,脚底触感硬而实在,反应很快,感觉被鞋“推着走”,轻易地提升步频,但没有太大“弹着跑”的感觉。

穿著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跑了以下课表:
1. 运动场10次1000米间歇跑,平均配速3分50秒
2. 运动场“321”,即3000米、2000米、1000米间歇训练,每组平均配速为4分04秒、3分53秒、3分43秒,随间歇训练距离缩短加速

初次穿上PRO EVO 2跑第一课1000米间歇训练,一起步便感到步速比平时开快了。10只间歇跑虽然整体时间尚算稳定,并做到“一只比一只快”,但圈速总是头圈太快,要第二圈调整,因为鞋身轻巧令翻脚动作更爽快,加上鞋头极容易让身体重心前倾,步速不知不觉地被推快了。

脚感硬朗翻脚爽快
夏天穿著透气极佳

极薄的鞋身布料近乎“零承托”,容易把足踝不够强壮稳定的弱点放大,上扬的鞋头及缺乏鞋垫缓震,令足底筋膜的拉扯也较强。跑毕两只间歇,足踝和前胫骨已感到比平时穿其他跑鞋多一点压力。老实说,那种感觉绝对不能用“舒适”来形容,不过穿PRO EVO 2本就不为舒适,而是争分夺秒。这课间歇跑的完成时间是整个夏季平均跑得最快的一课,以为跑完后会很累,但肌肉负荷似乎没有想像中大,只是足踝关节位置和足弓比较酸软,或是跑鞋稳定度和保护性能相对较低的缘故。我最初打算将PRO EVO 2作为芝加哥马拉松比赛用,如今不禁有点犹豫,双脚是否能够承受避震较少的长距离高速跑动。

测试第一天没有下雨,但炎热的天气已令笔者全身湿透,跑到一半时,PRO EVO 2被汗水沾湿但仍很透气,与泰坦跑道磨擦时虽然发出吱吱声,但抓地力却意外地好,一改我对PRO EVO 1的印象。不过要留意的是,回到更衣室时,在光滑的阶砖地上有点跣脚,紧记留神。

跑鞋推荐|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实测。

练完第一课不久,我在观看柏林马拉松直播期间,发现今届马拉松冠军Sawe亦以PRO EVO 2作为战鞋。直播镜头多次大特写Sawe脚上的PRO EVO 2,笔者发现Sawe左右脚都有明显内旋,由于事前没有研究Sawe在以往赛事的脚步动作,不知道是否赛鞋把Sawe本身的动作问题放大,但不管如何,这对Sawe的速度发挥没大影响,他依然以大热姿态夺冠。

对于这双“市面最强”的高阶赛鞋,笔者在马拉松减量期仍然“心思思”,想多试一次课表,今次更特地找教练检查步姿有否受跑鞋影响。不知是减量后身体恢复不少,还是开始适应跑鞋,今次我把鞋带拉紧一点再练“321”,感觉畅顺多了,特别在跑较长的间歇距离(3公里> 2公里>1公里)时感受更深,足踝受控,配速即使略高但仍然稳定。教练说我的内翻没有比平时更明显,整体动作还可以,我差不多立下决心将PRO EVO 2带去芝加哥马拉松了。可是,双脚在跑后翌日有点不自在的酸软,需要两天才消除,这是平时训练时较少见的。

跑鞋实测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总结

整体来说,PRO EVO 2绝对是笔者穿过最锋利的“比赛神器”,适合步频高、足弓正常、足踝稳定、喜欢刚实脚感、没伤患并想突破个人最佳时间的高阶跑手。跑鞋轻巧得令人惊叹,然而高昂的售价与驾驭难度又有点令人却步。如果对自己充满信心,想在大赛突破PB,PRO EVO 2能助你一臂之力,但笔者建议事前一定要开鞋,而且未必能如官方建议“著一次开鞋,著一次去比赛”,因为穿上PRO EVO 2的感觉十分崭新,如有重要赛事,我认为值得多花时间去适应,而且更新过后的PRO EVO 2似乎比上一代耐用,笔者穿了两次训练,跑鞋状态还是很好,应该不只应付一个比赛就“完成历史任务”。

最后,我带了哪双跑鞋出发芝加哥马拉松呢?出发的早上,我还是从行李箱把PRO EVO 2拿出来,换上另一对较重但较稳定的跑鞋。原因无他,只怪自己信心未够。从数据比拼,PRO EVO 2必然更胜一筹,但要真正落场驾驭长距离赛事,我仍要时间跟跑鞋建立信心。如果只跑10公里,PRO EVO 2是必然之选,始终全马变数大,不可控的因素较多,我最终忍痛放弃“最快”,但求“最心安”。

跑鞋推荐|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2实测。

跑手简介
跑手T,跑龄10年,PB 2:59:18。对冰淇淋、芋圆、珍珠奶茶零抵抗力,只好日跑夜跑消耗卡路里,心愿是试尽天下间的珍珠奶茶和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