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办学风波源头 崇正中学三年无校长 教育局曾转介警方查刑事

撰文: 李颖霖
出版:更新:

崇正中学涉“借壳”予内地补习社办学,被教育局勒令暂停营办。崇正校董首度开腔,对《香港01》承认有委托内地机构招生,但归咎“被人利用”,更揭校内乱局已持续多年,三年无校长营运,2024年初更已自行暂停办学。教育局曾转介警方跟进,该校怀疑有人造假文件。
崇正总会、崇正中学的董事会都有纠纷权斗,一方指已炒校长,但教育局注册校长一直无变,局方无回应为何闹出借壳风波后,才暂将崇正“钉牌”,仅指与管理层保持沟通,知悉收生及营运情况。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指,注册学校三年“无人驾驶”,甚至有迹象已停运是匪夷所思,认为教育局直至“借壳”才高度介入,处理上不够果断。

【假学历、高才通签证造假调查报道・专页】

崇正中学校董黎国威向《香港01》承认,委托内地补习社“摘星”招生,但重申无允许机构利用崇正校舍办学。(罗国辉摄)

崇正校董现身 承认委托“摘星”招生

私立的崇正中学8月被爆疑“借壳”予内地补习社在港办学,但校监、校长均称不知情,更爆出原来办学团体早已失去学校控制权。

《香港01》联络到崇正中学校董黎国威,他承认有找内地补习社“摘星”合作,但重申只是口头要求该机构帮忙招生,并没有签署“摘星”在直播上展示的招生授权书或任何合约,亦没有允许机构利用崇正校舍办学。

2025年8月8日,“摘星”在微信公众号直播“澄清”,称只是代理祟正招生,并展示有崇正中学校印的“授权书”。(直播截图)

2024年初已无学生 被人利用“借壳办学”

黎国威指,崇正中学于2024年初已无学生就读,又因希望翻新校舍,故通知了教育局会暂停办学。至2025年,黎国威称希望可以招收来自不同地方,但有香港身份的学生,故找了不同人代为招生。

对于“摘星”称可“借壳办学”、展示不知从何而来的授权书,黎国威称感到惊讶,形容自己“被人利用”。不过,他指不便透露和“摘星”的什么人沟通,事件爆发后就再无与该机构联络。

《香港01》亦揭发,“香港紫荆书院”的关连公司股东“礼路教育”,亦持有同款招生授权书,但黎国威称不认识“礼路教育”及其负责人邝努英。

“香港紫荆书院”的关连公司股东“礼路教育”九龙湾办公室摆放了一张崇正中学“授权香港礼路教育进行2025-2028年度招生工作”的授权书。(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办学团体爆纠纷 争资产、学校控制权

据教育局回复,“崇正总会”(总会)一直为“崇正中学”的办学团体(Sponsoring body)。不过,总会的主席、学校校监黄华安早前回应事件时,称已失去学校控制权。而崇正中学多年的校政乱局,沿于总会的会务纠纷。

综合法庭文件和黎国威的说法,总会于1990年代成立“祟正中学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为慈善团体,并将崇正中学注册为其附属组织(subsidiary),负责学校的日常营运。黎国威指,他于2017年获总会第36届理事会委任,成为学校其中一名校董。

后来,总会爆发会务纠纷,更闹上法庭,背后牵涉五亿元湾仔酒店物业的权益。黄华安胜诉后,总会理事会换届,黄华安亦成为第37届主席,于2020年接管总会。然而新旧理事会因资产移交、开除会员问题,争议不断。

私立的崇正中学校舍位于长沙湾广利道。(黄宝莹摄)

教育局转介警跟进校监用假文件指控 不涉刑事

会务纠纷后来演变成争夺学校控制权。新理事会称开会通过开除黎国威及另外几名校董职务,委任黄华安出任校监;黎国威一派校董又指控有关会议根本无开过,直指有人伪造文件,讹骗教育局。事件惊动教育局,局方转介警方处理。

警方回复指,2021年2月接获相关部门转介,指怀疑有人伪造长沙湾区一中学的校务会议纪录,经调查后发现不涉及刑事成份,无人被捕或检控,并已经将结果通知相关部门。

另外,黄华安及总会的代表曾因未通知学校的情况下到访,被拒进入校园,事件又再闹上法庭。总会一度获批临时禁制令,当中包括校董不可阻止干预总会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校舍,但校董上诉胜出,禁制令被撤销。

黎国威指,早于2021年已解雇校长董福,并禁止他和校监黄华安进入校园。(罗国辉摄)

校董称早已解雇校长 学校“无人驾驶”三年

黎国威又称,早在2021年,已因不满校长董福的表现而将他解雇。他展示一份由教育局发出的信件,指已知悉解雇校长的事宜,并要求校董会在限期内聘请到新校长,但校董会无照办。黎称局方后来口头回复,指因黄华安已成为新校监,校董会不可自行解雇及聘任校长。

据教育局早前的回复,崇正中学由2018年至今,注册校长仍是董福。然而,据黎国威的说法,在他解雇董福后,已禁止董福、黄华安等人进入校园。

黎国威指,崇正中学于2021年仍有20多名学生,当时由前国际课程总监、香港紫荆书院校监张紫伶的公司,在校内营运国际课程,至2024年初才暂停办学。他承认,2021年至2024年间,学校实际上并无校长营运。

崇正中学注册校长董福。(资料图片 / 劳敏仪摄)

乱局持续数年 校董批教育局无处理

校董称学校的营运、控制权仍在“崇正中学有限公司”手上,但法庭文件披露,校监黄华安于2021年成立了“崇正中学(管理)有限公司”,向总会借款610万元,称用于学校营运。借款用于支付争夺学校控制权官司的法律费用,每月向被拒入校园的校长董福支付逾四万元薪金,并向另一位由黄华安聘任的学校秘书支薪。

几年间办学团体和学校管理层分成两派,互相指控、开除,教育局要听哪一方的说法,去了解学校的情况?黎国威指局方“两边都听”,亦没有处理学校的乱局,认为事态发展至今,是因局方一直没有处理用虚假文件委任校监的指控:“处理咗咪无事啰。教育局有责任处理。”

崇正中学校监黄华安否认使用假文件成为校监及开除校董,但指关于学校的问题需待9月初校董会开会后再一并交代。(廖雁雄摄)

校监否认用假文件 称校董开会后再交代

崇正中学校监黄华安向记者否认使用假文件,但针对崇正中学的问题,他指暂无其他回应,待9月初校董会开会后,再一并交代。

黄华安早前就“借壳办学”事件回应传媒,指无和“摘星”合作,形容事件起因是“有人夹硬嚟”,总会9年前已未能控制学校,学校亦于一年前已停止收生。记者8月底向他了解事件时,他改称学校控制权仍在总会手上,一直有与教育局沟通。问及是否不承认黎国威一派的校董,他指待开校董会后再回应。

黄华安8月初回应总会的会务纠纷及法律讯讼等问题,表示总会现时仍由他领导的第37届理事会营运,“日常会务冇变”,以后不会再就会务问题回应。

私立的崇正中学校舍位于长沙湾广利道,校内和校外都布满枯枝。(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教育局:一直清楚知悉崇正收生及营运情况

《教育条例》列明,如常任秘书长认为学校已不再存在,或已连续停办不少于一个学期,就有权取消学校注册。不过,崇正中学几年间校政混乱,教育局仍准许崇正中学继续办学、招生,直至今年爆出“借壳办学”事件,才将崇正中学暂时“钉牌”。

教育局指,得悉多宗关于香港崇正总会管理权的民事诉讼案件正在进行,并一直就崇正中学的管理问题与学校管理层保持沟通,亦清楚知悉学校的收生及营运情况。不过,局方并无回应本港还有多少“零学生”在籍的学校,及有多少学校因校政纠纷停摆。

内地补习社“摘星教育”在多个社交平台宣传“香港崇正中学”校区,列出招生简章。但香港教育局无接获“摘星”于崇正中学校址营办学校、或开办教育课程的申请。(招生简章截图)

钉牌原因由“不满校董行为”变“不满学校管理”

教育局8月初回应崇正中学“借壳办学”事件时,指“鉴于常任秘书长觉得该校校董的行为并不令人满意”,故按《教育条例》暂停学校营办,但9月再回复《香港01》时,改称因“认为学校的管理并不令人满意”。崇正中学现有五名校董,但教育局指名单并非公开资料,在保障个人资料的原则下未能透露。

教育局指会按既定机制定期突击巡查私立学校,核查营办情况,以确保学校遵守《教育条例》、《教育规例》及局方不时颁布的其他规章和要求。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形容,一所注册学校三年“无人驾驶”,甚至有迹象已停运是匪夷所思。(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朱国强:教育局处理不够果断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认为一所学校三年“无人驾驶”,校长无法参与管理,甚至有迹象学校已停运,但学校注册仍然有效,是匪夷所思。他认为,政府勅令崇正中学停办的决定适当,但学校拥有权争议及诉讼持续多年,亦迹象早已暂停运作,教育局直至“借壳”才高度介入,似乎处理上不够果断。

朱国强指,当局以往对自负盈亏、不获政府资助的私校规管相对宽松,采用“无事就不管”的心态,致管理与财政等方面风险未得到妥善处理,甚至助长个别人士心存侥幸,挺而走险,无视规管。他指,政府成立突击巡查小组,就潜在风险的私校进行巡查,认为当局加强监管,同时应该完善制度,持续监察,及时纠正,才能避免同类事件。

9月1日开学日,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见传媒回应“借壳办学”,指会严肃惩处违规行为,密切跟进有怀疑的学校。(政府新闻处图片)

蔡若莲:严惩违规行为 设立小队突击巡查私校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于开学日回应“借壳办学”的问题,指会严肃惩处违规行为,现已处理有问题的学校,亦正密切跟进有怀疑的学校。局方设立了突击巡查小队,并将列明私立学校办学的实务守则,以及即将推出私立学校以自愿方式表列的名册,让公众查阅可信赖、具诚信和合法合规办学的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