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中介新招称读三个月可获香港学籍 孔圣堂中学校长反指被利用
“借壳办学”又有新招,教育局在新学年严查,杜绝“影子学生”、“双重学籍”,但内地有学校及中介做得更绝,称让学生来港读三个月,就可获香港学籍,之后返回内地读书,更可获推荐入读清华、北京大学,更称与港岛的孔圣堂礼贤书院(前称孔圣堂中学)合作。
涉事的江门学校称,只“为香港一间中学作招生介绍”,暂无学生循有关计划来港。孔圣堂中学校长否认合作,称有人以姊妹校结盟作借口,用合照宣传不实资讯,又称被不止一间内地学校利用。教育局指高度关注事件,接获投诉后已即时跟进,要求学校立即严肃处理及交报告。
假学历调查・专页
来港取学籍 读三个月即毕业
江门中介“起航教育”及民办学校“江门第一实验学校”宣传称,为首届“中港清北入学双培计划”招生。在内地持香港身份的高三学生,可以于新学年9月至12月到香港的中学注册,取得学籍,完成三个月DSE课程后回内地补习,再考DSE及清华、北大“白名单考试”。中介宣称在港就读三个月,就有教育局认可的中学毕业证书,名额只有10个。
称与孔圣堂中学合作 与校长握手合照
有宣传资料配上“起航教育”CEO陈子毅,及孔圣堂礼仁书院(孔圣堂中学)校长杨永汉,在“中港清北入学“中港清北入学双培计划启动仪式”投影片前的握手照,及孔圣堂中学学生在礼堂上课的照片,称“双方领导携手合作”,为有香港身份证、成绩优异学生“提供通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C9联盟名校的有力保障”。
可保送学生入清华、北大? 实无推荐资格
中介称DSE课程在“清北白名单”机制下,更有入学优势,学生可以取得内地学校推荐入读名校。
内地并无所谓的“清北白名单”。而清华、北大的保送名单,只有在数学、物理、化学等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表现优秀的国家集训队成员,或内地指定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才有资格被推荐免试保送。全中国有资格可以推荐保送的外国语中学只有16间,广东省只有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前称广外外校)及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外)。中介所指的江门学校并非指定学校。
晒吴克俭讲座合照 称其“认可”课程
起航教育的宣传资料称,曾承办江海区教育局香港DSE专题讲座,并邀得前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主讲,又称吴克俭“认可”其DSE课程。
江门第一实验学校职员指,“起航教育”是学校的合作机构,借用校舍举办国际课程,学校普通部和国际部是独立营运,不清楚国际部的运作,但有听过该机构宣称可提供香港学籍。
有国际部的职员称,“双培”高二学生要参加香港学校入学考试,高三就去香港读,至于读哪间中学、具体细节仍未确定。记者表明身份,问及是否宣传过到香港读三个月就可取得毕业证书,职员无回应并切断电话。
中介经营江门校国际部 称为香港中学介绍学生
有国际部的职员称,“双培”高二学生要参加香港学校入学考试,高三就去香港读,至于读哪间中学、具体细节仍未确定。记者表明身份,问及是否宣传过到香港读三个月就可取得毕业证书,职员无回应并切断电话。
另一名国际部职员陈先生指,“双培计划”暂无招生,亦未获通知明年会否续办。记者表明身份后,陈先生称计划无违规,只是“为香港一间中学作招生介绍”,但问及哪一间中学,他称“我要再睇一睇先”。
陈先生称,“双培计划”至今无招收到学生,他承认管理“起航教育”的微信公众号,但否认发出称来港注册读三个月就可中学毕业的宣传资料。
陈先生指,孔圣堂中学与该江门学校有“姊妹校合作”,但否认自己是与校长握手合照的陈子毅。至于“双培计划”有无与孔圣堂合作,他称“要再了解下先”。
《香港01》查询后,中介删去有关宣传资料。
内地有中介介绍涉事江门学校的网页,曾于2021年指陈子毅是“华夏书院大中华区招生官”。华夏书院近日被无线新闻揭发,疑与内地学校合作,为内地学生提供香港学籍。江门学校国际部的陈先生指,2021年与华夏书院短暂合作半年,但称没有招生到香港读书,只是华夏书院校监为该校的DSE课程提供支援。
孔圣堂中学否认合作 称与内地校结盟后遭人利用
孔圣堂礼仁书院校长杨永汉否认有与内地中介合作提供学籍,但指学校被人利用作虚假宣传。杨永汉指,学校于2025年4月与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当时陈子毅自称是学校国际课程部的负责人。
杨永汉称,宣传资料上的握手照片,是陈子毅5月带人到孔圣堂中学考察时拍摄:“他突然放(启动仪式图)出来,说我们拍张照。我问为何图片标示的不是江门一中,他说自己是该校辖下的,接着就给我看计划书,看完我觉得不妥,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杨永汉指,本来与江门学校商议的“双培计划”仅涉姊妹校交流,可以短期交换学生到两地学校上课,不涉取得香港或江门学籍。不过,陈子毅5月提出的计划,要求孔圣堂学校提供30个香港学籍。
杨永汉称自己当场拒绝,并表示学校没有如此多学位,学生入学亦须通过插班考试,但陈子毅之后推荐两名学生,通过了考试并插班入读孔圣堂学校。他指,后来才得知江门学校及“起航教育”以握手照宣传:“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敛财、收学生的,很离谱。这样利用我,有无搞错?”
非首次被行用宣传 校长质疑北京有人堕中介陷阱
涉事江门学校和中介并非唯一一间称与孔圣堂中学合作的机构,早前与北京清华育才实验学校亦曾作类似宣传。杨永汉称亦是被姊妹学校利用:“我只上去(北京)坐了三小时,他们就出了本小册子,说得好像我们很熟,有学生来香港后取得学籍。有无搞错?我也不知道可以说什么,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有时防不胜防,大家都是搞教育,怎会这样?”他指,曾有北京人致电学校,查询是否可取得孔圣堂中学学籍:“如果我们接到三四个电话,即是北京有人中招(被骗)了。”
孔圣堂学校官网发声明,指网传学校与北京清华育才实验学校及其他内地学校的合作的资讯,均未经孔圣堂同意、核实及授权公布。
杨永汉指,已将与涉事内地学校的对话纪录交了教育局,获局方接纳解释,否则“水洗都唔清”。问及事件有否打击学校与内地校结为姊姊校,他指已指示教师,审慎处理大湾区中小学的邀请。
教育局高度关注 要求学校交报告
教育局指高度关注事件,早前接获一宗相关投诉后,即时联络学校跟进,要求学校立即严肃处理并以书面向局方交代事件。据了解,学校已要求有关机构删除不实资讯,而学校亦已于其网页发出声明以作澄清。
教育局早前已向全港学校发信,要求学校如怀疑有内地机构或中介假借其名义代为招生或宣称有合作关系,应尽快向教育局举报,教育局会即时跟进,并会加强与内地教育部门沟通,从源头打击怀疑“借壳办学”等违规行为。学校亦须尽快厘清有关失实资讯,以免造成公众误会。
就近期个别学校被指违规与第三方机构协作提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课程及怀疑“借壳办学”的事件,教育局正作相应的跟进。如发现不合规的情况会立刻严肃处理,包括转介执法机构调查。
假学历调查・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