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机会|建立家庭友善职场文化 雇主雇员双得益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林美秀

就业平等机会是推动香港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元素,它保障所有合适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参与职场,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家庭岗位歧视条例》的制定,确保雇员不会因为需要肩负家庭责任而在职场受到歧视;但要彻底根除职场的家庭岗位歧视,除了法例以外,我们还需要积极构建家庭友善的职场文化,让雇员可以安心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责任。为了探讨现时香港雇主普遍采用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是否足够,平机会早前进行了“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在职人士家人的角度理解家庭友善雇佣措施”研究,期望能为不同机构提供一些建议,善用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为雇主及雇员创造可持续的职场环境。

平机会早前发布的“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在职人士家人的角度理解家庭友善雇佣措施”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不足以支援在职人士履行家庭责任,反映有照顾责任的雇员需要得到雇主更多的支持。(平机会提供)

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不足
在职人士难履家庭责任

平机会近日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受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表示其所属机构缺乏家庭友善雇佣措施的指引或规则,反映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仍流于酌情安排,缺乏制度性保障。研究亦进一步显示,在职人士的家人承担着沉重的无偿照顾责任,他们平均每周花26.5小时照顾家庭,16%受访者更表示每周花超过40小时照顾家庭,时间几乎相当于一份全职工作。受访在职人士家人亦反映,不少员工下班后仍需回复公司讯息和电邮,对工作与家庭平衡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他们期望在职人士能亲自参与照顾家庭,履行家庭责任。这些数据反映有照顾责任的雇员需要得到雇主更多的支持。

研究亦进行了焦点访问,当中一些受访照顾者指出恶劣天气令他们备受挑战。香港雇主就恶劣天气下的工作安排普遍跟从劳工处的《恶劣天气及“极端情况”下工作守则》,在有关极端情况的信号取消后,雇员应尽量在两小时内返回工作岗位。然而,对有照顾家庭责任的雇员而言,两小时可能不足以为家庭成员安排暂托服务,加上社福服务往往在极端天气结束后两小时或以上才能恢复正常运作,雇员可能因为要处理家庭事务未必能赶及于指定时间内返回工作单位。

恶劣天气弹性工作
雇主雇员都有益处

如果机构能够因应恶劣天气,在情况许可下给予员工较弹性的上班时间,甚至安排在家办公或遥距工作,机构所需投放的资源并不多,却可让员工更妥善照顾家庭成员,确保他们可安心投入工作。平机会的研究结果亦指出,遥距工作或在家工作是在职人士家人认为最有效协助雇员履行家庭责任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之一,在无需额外资源下实施此措施,定能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对雇主及员工也有益处。

作为香港的最大雇主,政府在推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上也肩负重要角色,并为企业树立榜样。就如今年四月,政府推出育儿假,所有在职政府雇员,均有资格就其每名三岁以下子女申请每年放取三天育儿假。此举带动多间公营机构及私人企业相继跟随,充分体现政府的牵头作用。此外,政府亦积极推动五天工作周,在不影响公共服务的水平下为雇员创造更多照顾家庭的时间及空间,是次研究受访的在职人士家人亦同意五天工作周为最有效协助雇员履行家庭责任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之一。

政府牵头推行措施
带动公私机构仿傚

研究亦特别分析了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七个外地司法管辖区推行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这些地区透过提供下班离线权、设立照顾者假/侍病假、共享亲职假等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建立家庭友善的职场,当中不乏值得香港借鉴的例子。例如制定有关家庭友善雇佣措施的书面政策、推动办公时间以外完全脱离工作的文化、设立更多类型的家事假、检讨恶劣天气下的工作指引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员工平衡工作与家庭,更有助塑造包容的职场文化,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及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挽留人才,实现双赢。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不少雇员愈来愈着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完善的家庭友善雇佣措施能有效回应雇员的需求,赢取员工对机构的投入和认同。但要真正建构家庭友善的职场,政策只是基础,文化转变才是关键。因此,平机会呼吁香港社会各界雇主制定明确的家庭友善措施书面政策,同时亦要多谅解、多沟通,理解员工照顾家庭需要,以及透过举办培训课程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深入认识《家庭岗位歧视条例》,留意机构的行为会否给予有家庭照顾责任的雇员较差的待遇。通过制定家庭友善的政策及建立相关的职场文化,才可缔造可持续的职场环境,为社会、机构及员工创造更大效益。

作者林美秀是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

平机会|建立家庭友善职场文化 雇主雇员双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