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力量|安全食水何处寻?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钟翠珊

近月,饮用水屡屡成为城中热话,不论是家中自来水出现黑点,或是办公室、公共设施的大桶樽装水的来源,均闹得沸沸扬扬,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一个普遍存在又似是而非关于水的议题—饮山水。

山水是否清香甘甜,笔者或许难以评论,但它是否饮用安全,则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不。山水在收集前流过什么地方很难查考,由于没有经过滤水厂的消毒处理,当中可能含有影响健康的微生物,事实上内地及欧美各地都曾有人于河溪嬉水或使用山水而感染变形虫死亡。或许这是少数极端例子,但一些可能普遍存在于山水的微生物,例如是铜绿假单胞菌,虽然对健康人士通常没有影响,但对免疫力弱的人却有感染风险,后果可以很严重。而你是永不知道这次取用的山水内含什么微生物;你当时的身体状况又是如何。

另一方面,现时不少在山边的村屋仍未有接驳公共污水处理系统,而是使用化粪池处理家中废水,近年由于香港的降雨模式改变,往往是短时间内倾盘大雨,大量雨水有机会让这些化粪池渗溢,使家中各种含有细菌和化学污染物的废水流入河溪,导致山水受到污染。

如果,把山水煮沸或过滤可安全饮用吗?虽然煮沸后微生物一般都会死亡,但所产生的毒素,或溶解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除害剂等并不会因此而消失,而一般家用滤水系统亦难以完全去除这些污染物,所以山水经煮沸或过滤对健康仍有风险。

生态影响

可能不少人也不知道原来取用山水与生态也有关系。香港山上的溪流多是季节性河溪,在旱季时水流量稀少,甚至会出现断流,所以不少取用山水人士都会搭建喉管和放置水桶,或是拦截溪涧建小型储水池,相信很多人行山时也见过类似的设施。这样做当然可以确保取得更多的山水,但却会令下游的水量大减,甚至干涸,大大影响河溪生态。此外,由于不少溪流生物会沿河道迁徙,取水人士搭建的设施会阻碍牠们迁移和繁殖。

取水违法?

根据香港法例第102章《水务设施条例》,未经水务署许可于水务设施转驳用水即属违法,而法例亦指明集水区为水务设施的一部分,所以于集水区取用山水亦属违法。现时全港三分之一的陆地均属集水区,所以大部分山野的溪涧都受法例监管,不能随意取水。

若想饮得健康而不辞劳苦上山打水,似乎只是适得其反,反而对健康构成威胁,而且会影响生态环境,更很大机会触犯法例,实属不智!

作者钟翠珊是绿色力量高级教育及项目经理。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

绿色力量|安全食水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