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ISSB准则2028年全面实施:香港企业准备好了吗?
来稿作者:曾善珩、陈凯婷、刘锐业
香港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基金会)确认为首批以全面采用ISSB为目标的司法管辖区,充份显示香港积极强化资本市场就可持续发展的公开性,方便股东、资本家、金融家、投机者、风险投资家作出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理财规划或财务决策,推动世界性资金融通。
香港将会于2028年全面采用ISSB准则,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全面实施,在时间紧迫及重大任务下,香港将会设计适用范围与分层实施:(1)公众责任实体:上市实体;或在港具重要影响力、以受托方式持有外部资产的金融机构;(2)首批覆盖:大型上市发行人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大型非上市金融机构;(3)非首批企业:鼓励自愿采用,提前建立能力。
时间表与政策里程碑(香港路线图)
ISSB制定的《IFRS S2》气候披露准则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了统一的气候报告基准,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包括范围1、2、3的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相关财务影响。该准则解决了以往标准碎片化问题,显著提升了数据可比性和透明度。目前全球已有包括英国、日本、新加坡等超过100个司法管辖区采纳或计划采用ISSB准则,其中多地已将其纳入强制性披露要求,香港作为国际绿色金融的枢纽也不例外,港交所于上年4月发布了《气候资讯披露指引》的实施指引,将《IFRS S2》的披露项融入现有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指引中。
经修订的规定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要求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所有上市发行人(包括主板上市发行人及GEM上市发行人)将强制规定要披露范围1和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主板上市发行人必须根据联交所的《上市规则》修订,以“不遵守就解释”为基础就新气候规定进行汇报,而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公司更须自2026年起强制披露范围3排放。这项分阶段实施的路线图彰显了香港在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方面的决心,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和时间表,同时也强化了香港作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除了披露准则本身,香港也致力于建设支持可持续披露的全面生态圈,包括发展ESG报告审计准则、推动绿色金融科技应用以提升数据质量、以及开展广泛的技能培训。
● 2025-01-01:主板发行人“不遵守就解释”披露新气候规定(参照ISSB S2)
● 2025-08-01:香港可持续披露准则HKFRS S1/S2(全面衔接ISSB)生效
● 2026-01-01:大型股发行人强制披露新气候规定
● 2027:港交所就按香港准则强制披露展开咨询、分层推行
● 2028-01-01起: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大型上市+具重要影响力的非上市金融机构)全面按香港准则汇报
● 行动路线(倒推节点):
● T-36至24月:差距评估、治理框架、范畴1/2基线、数据台帐
● T-24至12月:范畴3与价值链、情境分析试点、关键控制、有限确信试行
● T-12至0月:完善披露与目标、财务影响压测、内控成熟度、外部核证排期
公司需要披露什么,为何现在就要行动?
面对港府与监管机构推进的可持续披露新规,企业最关心的可能是:有什么需要披露、为何要现在开始。可参考以下五个面向,初步了解公司在报告中需要交代的核心内容:
● 治理与重要性:清楚交代董事会与管理层在可持续议题上的分工与问责机制,说明如何进行重要性评估(Materiality Assessment),并把结果对齐KPI与业务策略,让投资者可以据此判断决策层是否有效配置资源与管理风险。
● 边界与价值链:说明汇报边界(包括子公司、合资)与价值链覆盖,特别是范畴三排放的范围、主要数据来源与估算方法。因为大部分碳足迹藏在供应链与产品使用阶段,这部分若资讯不足,转型风险评估就不完整,亦会影响客户订单与供应商议价。
● 指标与目标:市场重点在于路线图可行性与现金流压力是否可控,故除了总量与强度型温室气体指标外,亦需披露行业关键指标(如建筑效能、每公里运输排放、金融机构投融资组合排放)及中期目标,并交代转型计划的衔接与资金安排。
● 情境分析与财务影响:由定性到定量,说明所用情境、假设、模型与敏感度,并把结果映射到收入、成本、资产减值、保险费率及融资条款等财务项目。这是比较各家公司抗压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共同语言,不仅是合规,更关乎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
● 核证与可信度:交代ESG数据以及采用的工具或AI方法与成本控制。高质素、可追溯数据是与年报“同周期”发布与接受外部核证的前提;核证能提升可比性与可靠性,并以稳定数据底座建立公信力。
政府配套如何助企业衔接可持续披露新常态
为配合2028年前后全面衔接ISSB的时间表,政府正提供多层支援:香港会计师公会制定本地版S1/S2以及相关核证与道德规范,会计及财务汇报局就可持续核证监管框架展开咨询;跨机构督导小组推出中小企问卷与温室气体核算工具,并以“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提供共通定义,提升数据互操作与一数多用;同时透过“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提供资助,并联同港交所及专业团体开办课程,强化董事会与专业人员的实务能力。整体配套著眼降低合规成本、提高披露可信度与可比性,协助企业在过渡期被市场清晰理解与合理定价。
总括而言,在明确的时间表与配套之下,企业若能及早把可持续风险与机遇纳入经营与财务决策的标准语言,将有助公司在2028年过渡至HKFRS S1及S2时平稳落地,并在估值、融资与客户信任上占得先机。
作者曾善珩、陈凯婷是ValuESG平台创辨人,刘锐业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学生事务总监及高级讲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