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雄|超前部署应对桦加沙 香港防灾的成效与展望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特区政府提前一星期启动预警机制,协调工程部门、纪律部队等单位积极部署,最终成功带领香港安然渡过风灾。这种“超前部署”的防灾策略发挥了关键作用,值得肯定。然而,仍有部分市民低估台风威力,甚至举家外出“追风”,最终酿成意外,实在令人惋惜。社会各界应从这次台风应对中汲取经验,持续完善防灾工程与应变机制,力求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未来的抗灾能力。

风灾过后,我巡视了重灾区之一的将军澳南。该区位于香港东南,正面迎击超强台风,海边有餐厅受海浪冲击,导致大门玻璃破裂、设施损毁,损失颇为严重。然而,与七年前台风“山竹”袭港时相比,该区灾情已明显减轻。当年即使是较内陆的至善街一带也出现严重水浸,多个屋苑的地库停车场更遭淹没;而这次水浸仅限于唐俊街一带,即将军澳南公园对出位置,并且退水迅速,未造成持续影响。

情况有所改善,主要归功于近年持续在将军澳南推行的防灾工程,包括建造挡浪墙、扩阔渠口、增设集水沟、海滨地面由“百岁砖”改成“麻石砖”,以至将军澳南公园采用零灌溉技术,从而大幅加快去水速度。倘若当局能接纳笔者当年建议,于将军澳南海峡兴建离岸防波堤,更能一劳永逸地抵御超强台风的冲击,希望相关技术部门日后能就此进一步研究。

所谓见微知著,将军澳南灾情的有效控制,正反映政府部门与地区治理单位之间的协作成效。西贡区各关爱队早在台风来袭前一周,已开始巡视西贡与将军澳一带,及时汇报并清理堆积垃圾,确保渠道畅通。另一方面,西贡民政事务处在风前积极协调,除建议区内商场、地盘等加强防风措施外,更协调运输署、路政署及警方,提前封闭位于低洼地区的敬贤里停车场,警方更逐一致电车主提醒移走车辆。由于措施得宜且车主配合,该停车场此次并无出现水浸淹车情况,避免了过往需动用“龙吸水”等设备抢救车辆的资源消耗,使相关资源能集中处理台风期间的其他紧急工作。

特区政府今次“超前部署”策略正确,防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令香港整体未出现重大灾害事故。相比之下,“桦加沙”掠过澳门期间,曾导致数以万计市民遭遇大规模停电;而台湾花莲亦因暴雨出现人员死伤及失踪事件。可见本港是次的应对安排,有助减低类似情况发生的风险。然而,防灾成效除了依靠政府措施,亦需要全民协作配合。自天文台发出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预警以来,当局已多次呼吁居民做好防风准备,包括检查窗户牢固程度、清理排水口,以及在台风期间留在室内地方。可惜的是,仍有市民在横风横雨期间冒险外出观浪,最终导致如柴湾一家四口中有三人被巨浪卷走的悲剧,实在令人惋惜。

香港此次能够较为平稳地度过“桦加沙”的吹袭,既建基于过去防灾经验的积累,亦有赖社会各界的协作与准备,体现了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务实精神。在此,必须感谢所有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各部门、前线纪律部队、保安人员、媒体工作者以及维持基本服务的从业员等。展望未来,期望特区政府、关爱队与广大市民能够继续同心协力,总结是次经验,进一步提升整体防灾意识与应变能力,共同将香港建设成更为安全、更具韧性的城市,以从容应对未来极端天气的挑战。

作者张美雄是西贡区议员、环保南关爱队副队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文章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