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青年发展高峰论坛:机遇奔来 海阔天空
来稿作者:陈然
近日(9月27日)参与香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地区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笔者对民青局不懈推动青年发展的决心深感敬佩,也乐见香港青年在五光十色的领域各绽光彩。同时,政府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更让我对香港青年的未来充满期待。每当主流媒体谈及“青年发展”时,往往围绕几个老问题:楼价高企、躺平文化、玩乐主义等。这些“长期病患”今日暂不赘述,我反而希望分享一些易被主流视角忽略,但却随近几年地缘政治变化与科技发展,悄然为香港青年带来的独特机遇。
青年机遇奔来
发展海阔天空
笔者始终认为,香港青年的前景并不如主流媒体所描述的那般悲观。仅从“就业”与“职业”发展观察,当代青年思维灵活、善于变通,职业选择也比以往更具流动性与突破性。
地缘政治变局中,香港青年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中概股”回流催生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跨域发展平台,造就了传统职场晋升之外的新赛道。过去职场晋升往往受制于僵化的阶级观念,青年即便勤恳工作亦难寻发挥空间。如今,传统商业模式遭遇挑战,企业反而需要年轻思维注入创新活力,因此越来越重视年轻员工的意见。就职业发展而言,香港青年发挥所长的机会实则比以前更多。
良策落地有声
改善青年参与
此外,港府在青年发展规划上也展现出较邻近地区更前瞻的视野。过去,青年议题常被简化为学业、就业与置业的“三业问题”,青年在公共话语中更像是一个需要被扶助的群体。
然而,这种视角正在成为历史。民青局透过《青年发展蓝图》提供多元渠道让青年表达意见,越来越多青年参与公共事务,政府与社会各界也对青年声音给予充分尊重与鼓励。论坛透露的青年委员“代际共治”模式,突破性地将青年决策参与率从过往的象征性5%,提升至实质性23%。
于挑战中淬炼
重铸狮子山精神
以“青年宿舍计划”为例,新版方案采纳青年自主设计的“共享生活空间”概念,使用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1%。我看见的不再是过往阶级固化、官僚主义盛行的公共行政体系,而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怀着赤子之心,期待贡献所长,为香港未来建言献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正如论坛主题所揭示的,真正的青年发展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释放“可能”。现在正是香港青年参与建设香港的黄金时期。期待香港青年能在“危机”中寻找“转机”,不再抱怨上一代享尽红利,而是把握难得的建设机遇,昂首向前,展现属于这一代的“狮子山精神”——在艰难逆境中,凭借努力、智慧与同舟共济的信念,开创出一条新路。
作者陈然是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非官方委员,东区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湾仔中西区工商联青委会主席,铜锣湾工商联首席会长,基建工程师。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并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文章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