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快送|助企业出海走向世界 巩固香港“内联外通”定位
作者:卢家培
乘著近年内地、香港企业的庞大“出海”需求,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2025》提出多项措施,包括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为内地企业制订多元出海方案,又联合经贸办、投资推广署及贸发局组成功能平台,组织本地企业到海外考察,寻找商机。不过,企业在懂得“走出去”的同时,亦要懂得如何“走进去”,通过配合当地市场文化和需求,将成功的商业模式灵活地套用到各个不同市场,避免因不熟悉当地法规及商业模式而水土不服。
香港多年来一直担当“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不少企业以香港为出海首站,正正是因为我们在融资领域、金融体系均有成熟基础,同时法律及会计专业服务与国际接轨,可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发挥桥梁作用。
笔者每天的工作跨越东南亚、拉丁美洲及中东等市场,深知开拓海外市场时面对的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关键,亦乐见政府有决心成为企业出海的坚实后盾,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
总结多年拓展海外市场经验,笔者建议“出海专班”及“功能平台”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分析国际主要法规及标准,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障条例》、《欧洲永续发展报告准则》等,避免企业出海时误堕法网;并在向企业阐述运营策略的同时,多邀请“出海”企业领袖分享经验。
长远而言,两个团队接触大量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得以深入了解企业出海需求与痛点;我们建议政府多听取两个平台的反馈,了解出海企业所面对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作为日后制订相关政策的基础。对于有意出海的企业而言,一个熟悉在地文化、法规的“带路人”至关重要,施政报告提出的建议,正正可发挥此一功能。
最近在不同的场合,笔者都被问及管理东盟、欧洲、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等十多个市场营运的心得,我认为正正是以“走进去”为出海目标,根据在地化(Glocal)原则行事。以近期进军日本、土耳其为例,基于大型经济体和成熟产业链的特性,对平台的需求大,增长速度也快。
至于扩展到中东、开拓阿联酋及沙地阿拉伯市场,则有赖行政长官在2023年带领的中东之行,让参与者与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的不同政商界机构及行业领袖会面,也到访当地主要企业;并在持续了解当地市场法规、营运要求及市场准入细则的同时,因应当地用家相对集中等特点,选定批发市场、家私中心为主攻用户。
作为国家与海外市场的桥梁,香港一直发挥“内联外通”的独特功能。在扶持企业出海方面,我们深信施政报告的措施,必能深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的作用,引导企业走向世界,深入理解并适应每个市场的独特脉络,做好“引进来,走出去”的角色。
作者卢家培是Lalamove首席运营官。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并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文章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