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做好“经港出海”的角色
作者:刘仲恒医生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颠覆着全球市场。内地诸多企业被迫重新审视经营战略,调整旧有策略以谋生存或持续拓展。为寻觅新的海外市场与机遇,不少企业将“出海”视为新策略。在部分行业中,甚至出现企业加强协同、抱团出海的模式,期望齐心协力,在海外发展的风浪中走得更为顺畅。内地“第一财经研究院”曾做过调查,显示不少行业确实存在“抱团出海”现象。
香港凭借“背靠祖国,面向国际”的优势,稳坐内地通向国际的门户之位。内地企业出海热度攀升,意味着对香港这一门户所提供服务的需求比以往更大。在商业领域,无人愿承受高风险,若有熟悉行情之人做向导,当“盲公竹”,又有谁不愿借助呢?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正充分发挥“门户”的独特优势。相信内地企业对香港的这一功能、角色与价值了若指掌。即便在政治环境相对平稳之时,香港也能积极演绎这一角色。而如今,中美关税战与贸易战持续,加之更多内地企业希望走出国门,双重因素催化下,对“经港出海”服务的需求显然更为旺盛。这是香港必须牢牢把握的机遇,绝不容错过。
内地企业一旦踏上出海之路,对香港所能提供的服务便有一定需求。对内地企业而言,无论是产品外销、海外投资,还是建立与管理海外分支机构,实际操作中都不可避免地遭遇法律、金融、人事、航运等运营问题。企业在考量这些问题时,自然而然会将香港视为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十分明显。以去年为例,中国服务出口同比增长 18.2%,接近3.2万亿元人民币,可见内地服务业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快速提升。以旅游业为例,游客数量增加,对导游的需求便会上升。同理,内地企业出海浪潮中,更多企业走出去,对香港专业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上升。在这种形势下,做好“经港出海”服务,必将支撑香港当下及未来的经济发展。
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塑,美国的关税壁垒冲击着内地企业原有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向外拓展,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因此,出海已成为发展趋势,对“经港出海”也形成了较为刚性的需求。笔者认为,这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将是一个积极的催化剂,不容忽视。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团结香港基金顾问。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