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推动绿色旅游刻不容缓
作者:刘仲恒医生
香港在国际旅游版图中,确实占据一席之地。于本港内部而言,旅游业在经济结构里亦举足轻重。资料显示,2023年旅游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约2.6% ,虽与疫情前2018 年4.5%的历史峰值仍有差距,但也不失为一项主要产业。
对旅游业来说,香港的旅游景点无疑是“生财之道”,是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既然珍贵,自然需好好珍惜,开发利用时务必秉持可持续性理念。的确,在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时代,可持续性已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汇,而是成为一种必要考量,体现在旅游业中,便形成了绿色旅游这一潮流。绿色旅游强调,游览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尽可能为当地社区和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十一假期过后,西贡桥咀岛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西贡向来是郊游与品尝海鲜的热门之地,但有环保团体发现,作为香港地质公园的桥咀岛,在长假期间似乎惨遭 “蹂躏”。岛上不仅游客拥挤不堪,还不时可见乱扔垃圾、违法生火烧烤等行为。这些问题事后尚可清理整治,但笔者从新闻中看到,不少游客在沿岸珊瑚区浮潜时 “踩珊瑚”,致使珊瑚受损。此外,还有报道称发现有人挖掘当地的海星和海胆等。相信许多市民看到如此珍贵的旅游资源遭践踏,内心都会无比痛心。
由此可见,推动绿色旅游已迫在眉睫。多数人热爱旅游,旅游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以促进环境保护、支持当地经济且尊重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实现绿色旅游的首要关键在于保护旅游地的自然资源。以西贡桥咀岛为例,应避免超出景区承载量的游客涌入,浮潜时不碰触珊瑚,不挖掘当地的海星、海胆及其他海洋生物。
绿色旅游的另一个关键是减少浪费与排放,这显然与游客数量相关。每位游客都会产生排放,因此要控制排放量,就必须限制进入景区的人数。就桥咀岛而言,即要控制登岛人数。内地一些重点旅游景点已采取类似措施,以北京故宫为例,近年来实施每日4万人次的预约限流接待措施。这样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还能避免景点因游客过多而 “不堪重负”。
切不可小觑绿色旅游所能带来的影响。旅游业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涵盖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我们在旅游时,应时刻留意是否有可持续的选择,比如有无更环保的交通方式,是否应食用运输环节较少的当地食品。环境保护是当下要务,旅游业中更是如此。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团结香港基金顾问。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