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友|将地球健康置于人类进步的核心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作者:洪蔼诚博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全球研究人员合作,于六月发表了一篇名为《面向地球未来的愿景式方法》(An Aspirational Approach to Planetary Futures)的论文。该论文提出建立一个名为“自然关系指数”(NRI)的新框架,用以补充“人类发展指数”(HDI),并追踪各国如何与自然建立互利共生的关系。

传统上,“繁荣”与“成功”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指标来衡量。然而,此类指标未能真实反映人类发展的进展。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一种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考虑到福祉提升的新发展评估方式。该指数根据三大维度对地区进行评分,包括长寿与健康(预期寿命)、知识水平(平均及预期受教育年限)以及体面的生活水平(人均国民总收入)。

不过,这些指标同样无法全面涵盖人类发展的所有面向。虽然HDI显示全球在发展方面随着时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突显出其忽略了我们与地球上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促进福祉。例如,HDI并未将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所引发的环境退化及其对生活品质的影响纳入考量。

“自然关系指数”(NRI)的出现,旨在填补这一空白,务求更完善地追踪地球健康状况,以及蓬勃发展的自然如何促进福祉。它认为人类社会本质上重视自然,并渴望与自然共存,这一点在众多原住民文化及其他在地文化中皆有所体现。NRI的框架围绕三个主要维度建构:自然蓬勃发展且易于接近,人们能够享受自然带来的益处,而野生动物则拥有适宜的栖息地;谨慎运用自然资源,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品质得以维持或提升;保护自然,透过充份的公共支出与法规保障,确保自然免受污染侵害。

作者特别强调,在选择合适的NRI指标时,必须具有前瞻性。他们认为,与其聚焦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栖息地流失和削减碳排放,指标应转变叙事方向,展现社会如何透过追求清新的空气、繁盛的野生动物、全民共享的绿地空间等愿景,来激发全球行动。

目前,NRI仍在完善中,其各个维度仍需进一步细化,并需确定合适的指标。NRI 预计于明年在《202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度亮相并正式推出。尽管作者并不认为NRI能够成为解决当今诸多环境挑战的灵丹妙药,但这项指数无疑是一份蓝图,展示了人类与地球如何携手共进,共同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洪蔼诚博士是香港地球之友行政总裁。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