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全球升温破1.5°C COP30成关键:告别空谈,拯救森林!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作者:杨洁荔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首次超越《巴黎协定》中订明的1.5°C,意味气候变化将进入更严峻的境地。香港今年经历破纪录极端暴雨、酷热和超强台风“桦加沙”,这些极端天气恐怕并非空穴来风,随气候变化造成的全球增温,极端天气或会愈加频繁或极端。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统计,2024年各地共发生605次极端天气事件,造成超过82万人流离失所,逾百万人受伤。面对严峻的气候危机,今日(11月10日)于巴西贝伦展开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下称 COP30 ),将是推动各国加大力度减排的关键时刻,限制全球平均升温在1.5°C以下。

今年是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十周年。然而,按照各国已递交的自主减排目标(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其减排力度远远不足“追回进度”,于2030年前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1.5°C以内。纵然目前减排成果令人失望,但并非绝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接受英国《卫报》访问时明言,全球气温升幅超越 1.5°C 在未来数年将是不可避免,但只要各国在COP30及将来落实更积极进取的减排政策,仍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前达到控温目标。

森林或将成扭转气候危机的关键

COP30在亚马逊雨林(下称雨林)的入口举办,象征应对气候变化的危与机。森林、土壤与海洋都是天然碳汇 (Carbon Sink),雨林是地球最大的热带森林,既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石,亦是地球最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按科学家估计,雨林地表与地下的碳储存量达1,230亿吨。随着全球化石燃料消耗剧增,雨林持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举足轻重。

不过,雨林正面临冲击,甚至达到临界点。在过去39年,消失的雨林总面积相当于790个香港。单在2024年,雨林已经历了20年以来最严重的森林大火,焚毁面积高达36,000平方公里。据统计,雨林现已有 17% 的面积被摧毁,科学家推算一旦毁林面积超过20-25%(即临界点),届时部分雨林将更容易发生火灾,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将受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此外,当森林遭砍伐或焚毁,储存的碳会被释放至大气中;而雨林透过蒸散作用自我生成水分的机能开始失效,将引发降雨量减升、气温上升,形成持续干旱及退化的恶性循环,为当地原住民、 全球气候及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

工业化毁林使气候危机雪上加霜

雨林受破坏与人类不可持续的商业活动密不可分,而工业化的农业及畜牧业是罪魁祸首。据MapBiomas卫星观察所得,截至2023年,14%的雨林被改造成牧场。开辟耕地及改变土地用途,不但牵涉大规模毁林,为了以最低成本夷平土地,农民更会焚烧森林,甚至引发大规模火灾,释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进一步破坏森林。此外,养殖牛只的过程制造大量温室气体,据绿色和平北欧办公室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最大肉类生产商JBS的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与两家石油公司Shell及ExxonMobil的总和相约,使严峻的气候危机雪上加霜。

除了农业及畜牧业外,亚马逊同时遭受非法开采金矿的问题夹击。2025年初,绿色和平巴西办公室调查揭发巴西91%的金矿开采活动集中在亚马逊地区,其中有77%矿区距河流、湖泊500公尺以内,非法金矿开采导致森林退化、汞污染、河川破坏,影响当地环境和居民健康。

各国必须把握黄金机会告别空谈

过去10年,从2014年的“纽约森林宣言”、2021年“格拉斯哥领袖森林与土地利用宣言”,到2023年COP28各国领袖承诺在2030年前遏止并逆转毁林与森林退化,反映国际间已意识到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惟仍然缺乏具体的行动计划。

COP30今年在被誉为“亚马逊大门” 的贝伦举行,“绿色和平”将游说领袖及行动,倡议制定“5年森林行动计划”,包括解决现时缺乏有系统的保护森林措施,以及落实2030年制止毁林的目标。各国须把握这次黄金机会,将空谈转化为实际行动。

作者杨洁荔是“绿色和平”项目主任。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