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铜锣湾“结界”之谜 时代广场估值七年蒸发158亿|财经解密

撰文: 刘兆仪
出版:更新:

七年间估值蒸发158亿! 曾经的港岛商场“一哥”时代广场已沦为铜锣湾“结界”?九龙仓置业(1997)主席吴天海点名,旗下时代广场自身有缺点需要改进。集团内部会进行检讨及改进。连话事人都这样说,反映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时代广场在空间布局上具备两大特点:其一为“够高”,商场连同地库共达16层,属于典型直立式商场;其二为分布分明,2至9楼为购物区域,10至13楼则规划为餐饮区“食通天”,汇聚超过十间中、西、日、韩及东南亚风味餐厅,最高层13楼还设有戏院。

时代广场直击 中层多围板

记者现场直击时代广场最新情况,商场二楼中庭人流不算少,该层以名店为主,例如去年重返商场的 Louis Vuitton,店舖门外现仍有顾客排队。不过,商场内几乎每一层均可见围板,尤其中间楼层情况最严重,可谓“重灾区”。

来到顶层九楼的购物区,该层主要为丰泽、百老汇等民生类店舖,人流相对较多,如星巴克接近满座。然而,在四至六楼以休闲及运动服饰为主的区域,人流明显稀疏,围板数量亦最多。记者实地统计,六楼围板多达六块,部分甚至横跨两个舖位。值得一提的是,商场几乎每层都设有雪糕店或咖啡厅等轻食店,平均每间约有四至五桌客人,但仅靠此难以成为商场的主要卖点。

整体来看,时代广场的人流状况未至惨淡,但围板处处的景象仍引人关注。回顾集团最新业绩,主席吴天海坦言,今年上半年分成租金减少,并以“胶着”二字形容部分商舖续租谈判的状况。而时代广场的上半年收入下跌15%至约8亿,营业盈利更大跌19%,商场最新估值为420亿,较2018年“好景”时的578亿蒸发了大约27%。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业绩下滑虽不令人意外,但相比之下九置旗下另一重点商场海港城表现明显“交到货”,连带酒店业务的收入及营业盈利变化幅度不到1% ,商场租金仅微跌约2%。另一边厢,再看香港整体消费市场,虽然仍然疲软但已略有回稳。上半年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3.3%,食肆总收益则回升0.1%,相比之下时代广场表现明显逊色。

时代广场“死因”解构

对于这种差异,吴天海坦言与来港旅客消费模式变化有关。近年较集中于尖沙咀、旺角等地,反而铜锣湾和中环一带人流不如以往,直接影响了铜锣湾区商业表现。与此同时,他承认时代广场自身有缺点需要改进,而集团内部会进行检讨及改。正所谓想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所。综合观察,和不少大型商场相比,时代广场最大特点就是“直立式”高空发展结构。商场从2楼延伸至13楼,除针对年轻人的朗豪坊外,香港较少商场拥有如此高度的垂直规划。

集团表示将会积极更新商场的租户组合。事实上,若商舖缺乏特色、卖点或体验元素,难以吸引消费者走遍全部13个楼层。据记者现场所见,商场地面及低层区域集中了奢侈品牌,不时可见旅客手提名牌购物袋离开;而较高楼层的星巴克则经常满座。真正经营困难的,是那些定位模糊、价格“不上不下”、缺乏鲜明特色的中间楼层商户。整体而言,时代广场似乎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究竟是吸引年轻客群的APM、朗豪坊,还是面向中高薪人士的的太古广场、ELEMENTS?是主打区内中产的围方、YOHO MALL,还是本地客、游客通杀的海港城、K11 MUSEA及东荟城?

另一明显问题在于商场的餐饮与零售区未能实现“联动”作用。事关几乎所有餐厅都设在10至13楼的“食通天”。虽然餐厅表现不俗,但因楼层过高,少有人会特意从2楼搭乘扶手电梯逐层上行;大多数人倾向直接使用商场外围的专用电梯直达“食通天”,离开时也同样原路返回,从而“完美地”避开了中间的所有零售楼层。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如今许多大型商场为吸引客流,往往会刻意将知名餐厅与零售店舖设置于同一楼层。若消费者前往热门餐厅用餐却需排队等候,大多会利用这段时间顺道浏览周边商店。如此一来,不仅延长了顾客在商场内的停留时间,也无形中增加了其消费的可能性。

对面昔日全球最贵街道亦“降格”

时代广场的现况折射出市场环境的变迁。正如吴天海所指,来港旅客消费模式转变,如今消费热点多集中于九龙广东道一带,尖沙咀与旺角成为旅客主要活动区域。因此,集团也将业务重心放在广东道海港城商场。

进一步扩大视野,时代广场周边昔日繁华的街道面貌已大不如前。商场对面的罗素街,曾经是全球最贵的商业街、奢华品牌首选地,整条街可以说是珠光宝气。然而,高端定位如今似难维持,街道开始“降格”,逐渐被化妆品连锁店、手机配件店及货币兑换店取代,普遍租值大幅蒸发九成。

例如一家四层高的舖位,近期由本地药房以一百余万月租承租,相比十年前意大利内衣品牌750万港元月租,跌幅超过八成。而罗素街金朝阳中心的地舖,于2022年5月由“变形金刚”主题餐厅租用,现由富途证券以约140万港元月租承接,但仍远低于高峰期BURBERRY每月880万港元的租金水平。

此外近一两年间,罗素街也出现售卖低价产品的本地家品店“天上野”,租金仅约20万元,重返“沙士”水平。据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3年罗素街租金同比下跌46%,每呎只有1430港元,甚至低于尖沙咀(每呎1607港元)。街铺经营尚且困难,商场面临的挑战自然更为严峻。

“苹果倒数”不再 街头Busking绝迹

时代广场自1994年开幕至今,已在香港屹立三十一个年头。它曾是铜锣湾最大型的商场,甚至被誉为港岛商场“一哥”。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每年除夕举办的“苹果倒数”活动。该盛事当年每年吸引逾十万人亲临参与,不仅是亚洲最受瞩目的跨年活动之一,更获电视台现场直播,其倒数场景往往成为元旦日报纸的头版图片。

然而自2014年除夕起,苹果倒数停办,从此时代广场不再如往年般瞩目。此外时代广场外围曾经广受欢迎的busking(街头表现)热点,许廷铿、谢霆锋、王菀之等艺人均曾在此演出。可惜其后时代广场入禀申请禁制令,禁止表演者在大厦公共空间进行街头表演,指街头表演不属“静态康乐活动”并于2020年正式获批,自此时代广场对出街头表演亦成为历史。

一同走进历史的,或许还有那个曾经珠光宝气、天价租金、大做自由行生意的“购物天堂”。时代广场周边的繁华商业区,如今大量名牌商户已经黯然退场。

值得留意,时代广场与海港城同样拥有长达999年的地契,时间固然悠长。假如时代广场不急起直追,香港璀灿桂冠又少一粒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