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Nike首席科学副总裁Matt Nurse 带领运动市场“脑洞大开”
出发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前,从网上看到Nike最新研发的Nike Mind和Air Milano,十分好奇两项创新科技是怎样的葫芦卖什么的药,早前终在CIIE一睹真身,更有机会率先试穿。
事实上,Nike Mind是Nike在今年CIIE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展区,Mind 001拖鞋和Mind 002运动鞋成为多家传媒及参与者的焦点。这项随时改变运动科技未来的产品,概念是这样的:鞋底共有22个泡棉节点(nodes),依据脚掌的神经区域而分布,透过刺激神经而激活大脑关乎专注与放松的α波活动,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前进入“心流准备状态”,有助赛前专注、赛后放松。由于22个节点是独立且多向运作,Mind 001和Mind 002均能因应不同地面和路况而传导地面触感。
专业词汇听起来难免像火星文,有幸在今次旅程与首席科学副总裁Matt Nurse对谈,听他讲解Nike Mind的前世今生和市场定位,以及Nike对于运动用品科研领域的前瞻。
Nike Mind由Nike运动研究实验室(NSRL)旗下的心智科学部主导,将运动科研由肌肉反应、关节运动和氧气供应带到神经科学领域。将“身体”的定义由躯干连结到大脑,在运动用品市场里,是名副其实的“脑洞大开”。
问:将运动科研开拓到神经科学的领域,为什么有这个念头?
答:我们一直重视感官回馈(sensory feedback)。例如当改变一双跑鞋的缓震程度,我们会量度压力,但压力改变了,感官回馈亦有不同,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感觉,例如痛楚、烦躁,有没有方法令这些感觉变成帮助你进入比赛状态的感觉呢?
NSRL的感官科学部门已经成立多年,只是我们一直在寻找有效方法了解和量化感官回馈,当中有成功、有失败,研发的本质就是这样。
问:神经科学非常专业,听起来只为精英运动员而设,普通人应如何理解?
答:每人都有感官,但大脑如何接收并诠释这些感觉?相信你也试过嗅到某种味道,然后唤起某些回忆。这是一个有无穷可能性的领域,因为感官就像立体声系统,有的你想关掉、有的你想推高,没有一种感官是独立运作的。
于是,我们思考如何了解并运用感官,透过感官帮助你达到目标,有人可能想跑得更快,有人可能想睡得更好,甚至是你(意指记者)做访问前想纾缓紧张的感觉,这是所有人都适用的。
Mind 001和Mind 002作为Nike心智科学部门的“地标”产品,Matt Nurse表示,经历无数失败和试验,对产品表现充满信心。Nike在CIIE亦不吝展示两件新品的演变,最初是袜子模样,有超过三十个节点,十年的进化过程围绕如何配合脚掌的结构,将触地的感觉传导到大脑并将感官回馈量化,当中节点的形状、数量和分布,以至节点及鞋子其他部份的结构、用料和密度,科研团队不断透过电脑模拟,然后与运动员透过IRL(In Real Life)技术进行脑电图(EEG)测试。
能够变成今天的Mind 001和Mind 002并推出市场,关键是Nike找到方法简化中底的生产工序,由41个步骤变成两个步骤。Matt Nurse特别提到连结中底与鞋面(Upper)之间的那块薄薄一层的布子(Strobel)。如果Strobel太硬,踩地时脚掌无法感受节点接触脚掌,所以团队要研发一种特别物料,既防水又能向四边拉扯伸展,不能太厚亦不能太薄,并软硬适中,以配合22个节点的多向运作。
对于有着泡棉节点的鞋底十分好奇,忍不住按压,感觉有点像打机的Joystick,每点都可以多方向郁动,感觉是实净但灵活的。穿著袜子试著Mind 001,起初没有太大感觉,过了大约5分钟,脚掌感受到节点受压凸起,由于没有仪器量度,我不知道大脑α波活动有否增加,但的确有一种舒畅的感觉由脚掌传来。
问:两项Nike Mind都以刺激脚掌神经为意念,跟传统的足底按摩有什么分别?
答:足底按摩或一些足底按摩凉鞋,都能刺激脚掌的神经,但只是改变鞋垫形状来按压你的足底,却没有因应不同的地面和路况来传递讯息给身体。人类的感官天生就会因应不同的环境和动作而与世界互动,为身体寻找资讯,再学习如何正确运用这些资讯,所以我们重视Mind 001和002如何传导不同地面的触感,这是我们与足底按摩的最大分别。
问:你不断强调感官,这是否意味着,对于肌肉反应、关节活动和带氧系统的研究,已经到了极限?
答:当然不是,我举个例,女子足球员的膝盖前十字韧带伤患是男子足球员的五倍,这些问题仍要研究,生物力学、物理治疗和产品设计,都能帮助运动员。只是我们的科研对“身体”的理解不同了,以前说“身体”,大多是由颈到脚趾,现在是真正的由头到脚,必须包含脑袋、心智。
问:那么NSRL的发展方向是否已由生物力学转至神经科学?你在之前的访问说过,Mind 001和002只是第一页,那么第二、第三、第四页将是什么?
答:NSRL两方面都会发展,但在心智方面的研发一定比之前更多。打个比喻,躯体是一辆汽车,脑袋就是司机,过去我们对于司机一环未有足够认知,但同时不能只有好司机而没有车子吧?
至于Nike Mind的未来,我们从不透露还未面世的研发,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感官主宰人类所有现实经验(our entire experience in our world is defined by the ability of our senses)。感官不只在足底,而是全身,Nike未来一定在这个“舞台”好好发挥。
关于神经科学和感官回馈的产品会否将运动科研拓展到新一页,Matt Nurse当然充满信心,“Nike在过去五十年研发了很多专注于身体的产品,神经科学的潜力至少与生物力学一样巨大”。不能否认的是,由1970年代面世的AIR到近年的Flyknit和颠覆竞赛跑鞋世界的Vaporfly 4%,Nike过去在运动用品市场上的确处于领先位置。然而在Vaporfly 4%于2017年面世之后,似乎一直到了今天,Nike才有革命性研发上市;即使扩大到整个市场,各大品牌致力提升产品质素,但能够突破“从无到有”的框框,将用家带到全新领域,Nike Mind肯定是近年的标志产品。
问:Vaporfly 4%将碳板带进跑鞋世界,彻底改变了跑鞋市场,但距离第一代Vaporfly 4%已经八年了,运动用品革新近年是否到了樽颈?
答:我也听过类似的说法,但不是这样的。Vaporfly 4%的确非常成功,我们也一直有新产品,譬如Alphafly 3,之后也因应洛杉矶奥运有新品上市。
在Vaporfly 4%面世之后,各个品牌都推出同类产品,超过200份科研论文研究当中的科技,我想说的不只是Nike带领了整个行业,更是每名运动员都能从中受惠,这是最重要的事。
问:要保持运科技研发的龙头位置,你们未来会侧重研发单一革命性产品,还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让其他人难以复制?
答:复制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向前望,创造我们的未来。谈及单一产品还是服务平台的取舍,嗯……就是全都要。我们不只提供好的产品,更要令顾客成为一个好的运动员。Nike的哲学是,“只要你有身体,你就是运动员”(If you have a body, you are an athlete),无论你想争取奖牌,还是纯粹保持运动,对我们来说你们都是运动员,我们希望所有运动员都能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受惠。
问:你从事运动科技研发多年,“革新”(Innovation)对你来说是什么?
答:最大乐趣来源不是科学,因为我们卖的不是科学,只有将科学变成真正的产品,并落入运动员手中,这才是“革新”。
在我来说,对的科技配合对的设计,遇到对的运动员,构成对的故事,看到运动员拿起产品反复细看,然后说对了产品功能,他们相信了,这是一个创造信念的过程。当我们创造信念,我们就赢了。
Nike在今年CIIE展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品牌核心价值,难得的不只是品牌将Nike Mind和Air Milano从总部带来CIIE,更有Matt Nurse亲自来华,接受多个传媒访问,包括与笔者超过20分钟的对谈,解构Nike Mind的意念和用途,将艰涩的科学理论解构成普罗大众都能明白的原理。坦白说,出发CIIE前,对于外型奇特的Mind 001和002,的确带着疑问,一双鞋子真的这么神奇,能够帮助运动员放松和专注?还是只是噱头?
市场要消化一款“从无到有”的产品,无疑需要时间,但Nike在执行长兼总裁Elliot Hill上任一周年时发布四项重大研发,足以说明品牌在创意和革新的路上没有停步,透过各种产品研发为运动员服务,启发世界前行。从接近五十周年的AIR到近十年大行其道的碳板,Nike今次突破结构几何和生物力学的范畴,走进神经科学领域,唯独一点可惜的是,是次旅程无法长时间试穿Mind 001,未有足够时间深入了解自己的脚掌压力分布与大脑和感官的关系。不过,这的确是一双穿起来令人感觉愉悦的鞋子——“我们卖的不是科学,而是大家穿Nike鞋,因为款式漂亮,更因为能够从鞋子的功能受惠”——在Matt Nurse眼中,科研并非曲高和寡,这正是值得市场期待Nike Mind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