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逾廿载耕耘影响力日增 已成为欧亚非26国的东方联盟?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该组织前身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共同建立的“上海五国”会谈机制,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为上海合作组织。
如今,上合组织已从最初5个创始成员国,扩展到包括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覆盖亚非欧三大洲共26个国家,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大家庭”。其人口约占全球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已成为具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成员国扩员呈“西扩”态势
上合组织每年举行一次峰会,工作语言也并非英文,而是中文与俄文,以广泛讨论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全面合作议题,也是被西方视为一个由中国主导,旨在抗衡北约(NATO)的东方联盟。中国是上合组织去年的轮值主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主旨,实施完成逾百项主席国活动。
尽管成立逾20年来仅新增4个正式成员国,但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向上合组织靠拢。白罗斯于2022年以观察员国身份启动加入成员国的程序,成员国由中亚逐步拓展到欧洲。从地图上可见,上合组织隐约呈现出“西扩”态势。
历四波发展期 近三年吸引8国参与
上合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一个阶段。从2001年的6个成员国开始,第一波扩员在2004至2005年间,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和斯里兰卡先后加入成为观察国和对话伙伴;第二波出现在2015年,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和亚美尼亚一同加入成为对话伙伴;第三波则是在2022至2023年间,多达8个国家加入成对话伙伴,分别是埃及、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马尔代夫、缅甸、阿联酋和巴林。
这次上合峰会,国际上诸多领导人也纷纷赴华“共商大计”,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又译普丁或蒲亭)、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等。不仅如此,联合国、独立国家联合体(CIS)、东盟(ASEAN)等国际组织领导人也将出席。
外界聚焦上合筑去美元化“防波堤”
随着上合组织规模扩大,所涉及的经济体量以及国家规模也逐渐扩大。在2021年,上合组织所涉及的总GDP就达到23.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GDP的24%;涉及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1%;涉及总土地面积占全球总土地面积的25%。
当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通胀大幅攀升,为应对风险,上合组织国家开始使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本币结算,而能源、农产品和矿产则是成员国间贸易额排名前三的热门产品。
在特朗普关税大棒施压全球的大环境下,今年的天津峰会显得格外迫切,愈来愈多的国家寻求避免以美国为中心的体系,上合组织正成为环华盛顿-布鲁塞尔核心外,一个可靠的贸易、能源、安全和金融合作平台。而这一有中国参与且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合作组织,也逐渐引起欧亚大陆外其他国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