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莫迪再访华破冰 特朗普“神助攻”中印联手反制美国?
美国与印度因关税问题而矛盾升温之际,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峰会;这将是他时隔逾7年再次访华。
有分析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重手打压印度,莫迪选择此时与中国修好,一方面可撑住国内经济,且可对美大打“中国牌”,增加谈判本钱。所谓“中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但龙象是否因此就能共舞,甚至共同反制美国?
过去两个月以来,印度积极推动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改善,印度防长辛格(Rajnath Singh)、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先后访华出席上合会议,两人均是5年来首次到访中国。8月中,外长王毅回访印度,两国就最敏感的边界问题达成10点共识,虽然新意不多,但仍为中印营造良好气氛,且双方还磋商了恢复直航、放宽签证等议题,为莫迪访华制造成果。
莫迪早前也表示,很高兴和王毅会面,并称自去年于喀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以来,印中关系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和关切的基础上取得稳步进展。这是在2020年5月中印边境争议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后,两国关系释出的最大正面讯号。
华府与巴基斯坦往来甚密成“导火线”?
中印两国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地区竞争对手,曾于1960年代爆发边境战争,自2020年边境冲突造成双方士兵伤亡以来,两国关系更是一直处于低谷。
不过,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大打“关税牌”,高额的关税政策迫使莫迪转向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的关注。另一个导火线,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今年5月发生冲突,双方在多地发生交火,双方动用了飞弹和战机等武器。事后,特朗普总统不仅多次声称他曾在双方之间进行斡旋以促成停火,还与巴基斯坦高层来往密切。
这让新德里方面感到尴尬和“背叛”,因为印度坚称是直接与巴基斯坦官员对话以停止战斗,并强烈否认任何第三方调解的说法。
美国政治科学教授Christopher Clary表示,印度以为自己会成为美国非常亲密的战略盟友,但他们并未从华盛顿那里获得预期的支持。他说:“鉴于特朗普对于印巴调解以及贸易谈判的声明,新德里方面感受到,现在正是与中国等国接触的时机。”
而对北京来说,除了解决边界争端之外,也希望与印度的关系在其他领域有所改善,以制衡新德里日益依赖美国及其盟友来维护安全的趋势。
“中印关系回暖将降美国关税冲击”
事实上,边境地区的和平对于促进经济关系非常重要,随着中印边界问题达成10点共识,相信两国的经贸发展合作将迎利好。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有关的共识中,特别提到重启“开仁青岗—昌古、普兰—贡吉、久巴—南加三处传统边境贸易市场。”这一点或许已印证了两国经济关系将有所回暖。
对印度而言,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去年超过1,270亿美元(约9,883亿港元)。印度在进口方面高度依赖中国,尤其是稀土矿物。
有政经专家分析指出,如果中印关系回暖,美国关税对两国的冲击可能会减轻,“随着华盛顿提高对印度主要出口产品的壁垒,进入中国市场、更顺畅的跨境贸易,以及协作的供应链互联网,将有助于新德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也有分析指,对中国而言,赢得印度的支持也将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带来重大战略效益,“新德里一直是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的关键支柱,因此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将使中国能够证明,中国而非美国才是可靠的经济和安全伙伴。”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印关系的客座研究员Ivan Lidarev则表示,中印皆意识到,由于两国关系紧张,他们在地缘战略上损失惨重。他说: “中印关系的改善,为独立于华盛顿、由亚洲主导的贸易集团,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他补充说,中印双边贸易可能会因此有所增长。
分析:可能只是“冷和平”,改善有限
纵然中印两国似乎走出了过去5年多以来的低谷,但是否意味着两国就能完全摆脱双方过去的阴影?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有分析指, 中印就着边界问题的相关共识,对于解决边境争端这一难题的作用有限。双方重申的内容,皆显示出双方在边界问题谈判上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只是力求维护现状,距离达成解决方案尚很遥远。此外,中印双方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如尽早恢复两地直航航班,相互提供签证便利等,考虑到这些措施可急可缓,故对两国关系回暖也未必有太大帮助。
而且,从多瓦尔和王毅近日的表态来看,莫迪这次访华,主要是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并非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换句话说,中印关系还没有恢复到双方领导人能够互访的程度。
另一方面,印度近日就台湾问题出现立场前后不一的反复表述。这不仅削弱了本轮中印外交接触的积极氛围,也揭示出印度有意打“台湾牌”。虽然,印方强调在相关问题的立场并无改变,但却称将继续推进同台湾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合作。这当然令中国十分不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称,中方对印方所谓“澄清”感到意外。在中方看来,印度这是出尔反尔,尤其是拿中方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说事,明摆着是和中国过不去。
事实上,内地舆论也普遍不看好莫迪赴华能够改善中印关系,认为印度近期展示出改善印中关系的意愿,是想假借与中国修好来反制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施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近日发文称:“中国不会走联合印度反制美国的路。在对美博弈方面,中国向来依靠自己。比如在关税问题上,就是凭一己之力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中国有足够的自信,仅凭自身力量就足以与美国抗衡,无需借助外力。”
互联网大V“九边”也发文说:“印度近日又在冲中国抛橄榄枝,不出意外,这是在给自己提供和美国谈判的筹码,威胁美国如果继续对它强硬,它就倒向中国。等美国态度一软化,说不定立刻交投名状。”
从上述种种可见,鉴于两国互不信任,挑战依然存在,有分析表示:“两国关系的任何改善都可能有限,恐怕只是冷和平”、“中印关系解冻或许有助于双边关系正常化,但不太可能改变双边关系,因为竞争和冲突将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