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大罢免二连败 赖清德威信重挫 2028连任添变数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台湾赖清德意图以大罢免扭转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劣势,却相继于7月26日和8月23日的两波投票中全军覆没,不仅再次确认朝小野大的政治结构,更重创自家的领导威信,2026年地方选举民进党看来风雨飘摇,赖清德2028年能否顺利连任也出现变数。

2024年大选,赖清德只拿到四成选票,执政的民进党也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双少数”的赖政府在立法院提出的法律案和预算案连吃败仗,遂思以全面罢免在野国民党立委的方式,用“更大的民主”夺回主导权。

农历年后,亲绿公民团体率先登场进行动员,民进党指控多名在野的国民党与民众党成员为中共同路人,在政治介入司法的争议声中,多名国民党地方党部人士遭羁押;而国民党警觉不足,应变无方,31名国民党立委面临被罢免的危机。

8月23日,赖清德因应投票结果发表谈话。(台湾总统府)

大半年来,台湾政坛风声鹤唳,社会弥漫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肃杀氛围,726首波大罢免投票却出现戏剧性反转,24名国民党立委和前民众党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全都安然过关,政治气氛全面翻转。

府院党震惊之余,并未认输,无视民进党立委王世坚等人的逆耳忠言,决定继续“与公民同行”, 持续823罢免七名国民党立委的行动,结果不出所料,再次惨败。

分析:坚持必败的823 只为争取内阁改组时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823必败无疑,坚持下去只是为了争取内阁改组的时间,毕竟罢团(注:推动罢免的公民团体)里面还是有两成到三成是具自主能力的,放弃等于与罢团决裂,败在沙场上,虽败犹荣,多拖一个月的时间,可减少立即被逼宫的压力。”彼时陈水扁担任立委时的办公室主任、《美丽岛电子报》专栏作家陈淞山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这么说。

事实上,绿营内部一些较有民主素养的人士也不赞同大罢免,认为这个做法缺乏正当性,但赖清德和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等人一意孤行,想利用罢免只需25%选票的制度漏洞,去罢免多数拿到50%选票当选的国民党立委。碍于赖清德身兼党主席,掌握2026年县市长和2028年立委提名权,异议者只能“相忍为党”,或冷眼旁观。

726开票日,绿营乐观地以为至少可罢掉七席以上的国民党立委,即足以拿到立法院过半席次;即使蓝营也评估自家的立委难免有人被罢,最乐观的估计是失去两三席。没想到结果一面倒,全面溃败,而823是历史重演。

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助理教授王智盛认为,726结果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他说,大罢免本来就在蓝营的优势区,55%投票率显示,蓝绿基本动员都达到应有的程度,蓝营面临生死存亡,凝聚力就高;民进党大罢免策略未因地制宜,与罢团合纵连横的策略也有落差,抗中保台政策并未发酵,对中间选民吸引力有限,且动员时间过长,民众已疲乏。

绿营近期内讧不断 不少矛头直指赖清德

近几周,绿营内部相互指责、内讧不断,不少矛头对准做决策的赖清德,部分检讨也指向民进党内部各有私心,未完全团结。

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在726大罢免后做的民调显示,赖清德信任度陡降7.8个百分点至37.2%,执政满意度也掉了10个百分点,为34.6%。且61.1%民众认为,大罢免结果是台湾民众共同维护民主的成熟表现,认为受到中共对台湾渗透分化和统战影响的仅有16.1%。显见民进党将国民党打成中共同路人的策略未获民众认同,过激的手法反而招致反感。

根据亲蓝的TVBS和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等机构做的民调,赖清德的满意度也都掉到33%以下,不满意度都上升到50%以上。

陈淞山说,赖清德从国安17条到团结十讲越讲越错,“他必须了解别人的危机感怎么造成的?所谓的‘杂质说’,把非民进党同温层的人都赶走,本来连投都不想投的中间票都催出来了。”

7月26日,全台大罢免行动失败,时任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右)、立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左)出面说明。(图/记者林敬旻摄)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指出,若立委有违道德规范或违背法令可以罢免,但世界民主政体很少有这种无差别待遇的全面罢免,美国是用期中选举惩罚表现不好的议员,执政党输了,可能得接受在野党政策、理念,日本等内阁制国家则是解散国会重新改选。

他说:“民进党对才当选一年的国民党立委进行罢免,且事前就准备好搜集罢免连署等,也就是不接受人民的决定,823再败,就是对赖政府表现的否定。”

绿营大老、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特别提出警告,民众已对民进党的民主信念强烈质疑,“民进党毫无继续装糊涂的空间”。

民进党迄今未对大罢免作出正式检讨。对于赖政府执政才一年三个月就产生民进党严峻危机,党内人士认为赖清德的用人、领导方式乃至政治路线等都有问题,甚至担忧2026年民进党的地方选举可能也不乐观,若丢了南部长期执政的台南,赖清德肯定要辞党主席,政坛已传出耳语,副总统萧美琴和高雄市长陈其迈将搭档参选,挑战2028年要寻求连任的赖清德。

台北政坛传出耳语,赖清德副手萧美琴或和高雄市长陈其迈搭档参选,挑战2028年要寻求连任的赖清德。(台湾总统府)

行政院和民进党近日已著手人事改组,前蔡英文的人马徐国勇确定接掌民进党秘书长,相关布局似乎正朝与其他派系分享权力的方向推进,欲先“安内”进而“攘外”。

然而,经过这场大罢免,以及政治介入司法等争议,朝野之间的梁子结得更深了。吕秀莲和民进党前立委、退辅会前副主委李文忠等人都呼吁赖清德组联合政府,化解朝野对立。

严震生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时,共和党是少数,当时也找敌对的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去白宫,“作为少数政府必须懂得妥协,赖政府完全不跟在野党对话是不行的”。

陈淞山则呼吁面临内忧外患的赖清德,一定要调整自己政治认知的偏差,学会“尊重、理解与包容”,理解民主需要制衡的真正意涵,而非去消灭对手。

而且,大罢免后,大陆委员会称国安17项措施部分暂时搁置,不积极限制民间交流,只对公务员赴中国大陆采取必要措施,即两岸“敌对”状态危机未除;对美关税谈判黑箱未揭露,台湾内部受影响的中小企业已陆续关厂或放无薪假,台积电被连根挖起等“疑美论”再起,赖政府要应对前所未有的多重困境,恐非易事。

大罢免撕裂社会 有家庭父女反目

在大罢免如火如荼进行的这半年多来,台湾社会各地频传“青鸟”(赖清德支持者)骚扰、攻击路上有大陆口音的游客和民众,一些拿著手机拍摄风景或自拍的人,也会被“青鸟”询问“你在拍什么?”过去祥和的社会因大罢免充满戾气与对立。

一名七旬老翁控诉,大罢免不仅撕裂社会,还毁了他的家庭。他是出生在台湾的外省第二代,女儿受到大罢免影响,嚣张程度不亚于网红八炯,竟朝他的头猛挥三拳,还扬言要把他自认是中国人的事情放在社群让人公审,自此父女未再见面。他称,对民进党政府只有一个“恨”字可言。

八炯以反共为名推动大罢免,他的战友“闽南狼”8月初揭露,八炯私下透露“研究纳粹如何操控群众反共”,并以统战纪录片抹红YouTuber钟明轩,引起社会哗然。

台湾反共网红“八炯”曾爆料,台湾有当铺业者专门带人去福建,申办中国身分证并向中国的银行贷款还债。(影片截图)

民进党和罢免团体把在野国民党立委都形塑成中共同路人,罢团领袖曹兴诚公开指控国民党立委徐巧芯是中共地下党,罢团也租下台北市公车车身的广告,将国民党立委王鸿薇描绘为女匪干。在6月下旬,台湾大罢免口号喊得震天价响,“非我族类”的国民党快被团灭的氛围甚浓。

但沉默的社会大众的怒火,在726首波大罢免投票时倾泄而出,55%左右的高投票率在罢免投票前所未见,有评论称“大罢免不是国民党和民众党的胜利,而是社会对赖政府独裁专制的恐惧与愤怒的反扑”。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向《联合早报》提及南斯拉夫内战期间的一个社会现象,当时内战造成民众的恐惧和不安,南斯拉夫内部的波士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三个不同族群的人士同乘一辆车,没有人敢开口讲话,“因为彼此怕被听出不同口音,就如同青鸟对操大陆口音者的敌视”。

他觉得,大罢免撕裂台湾社会,造成父女反目,绿卫兵像搞文革似地来斗自己的父母亲,认为父母赶不上他们进步的思想,“无论喜欢与否,历史就是历史,赖清德不能完全切断台湾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连结,让台湾除了过去的统独对立、省籍对立,又多了世代对立”。

终结国民党长期执政的首位民进党总统陈水扁执政时也曾试图往中间路线靠拢,即使主张台独的施明德也曾试图与当时的国民党立委赵少康等人喝“大和解”咖啡,化解彼此的对立,促进社会和谐。

陈水扁(左)2000年带领民进党首次赢得总统大选,实现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右为副总统吕秀莲。(Getty Images)

但大罢免完全反其道而行,不仅要歼灭在野党,罢团领衔人更在电视说明会散布谣言,称台湾选择投降,中共会把男人送到朝鲜、俄乌边境打仗,女人及小孩将成为高官“行动器官库”,呼吁民众一定要扫除红色势力。台湾民众最后用选票证明了台湾民主的成熟。

学者:最大输家是外媒 判断失误报道多有偏颇

“大罢免最大输家是外媒”,726首波大罢免投票结果出炉后,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严震生在梅花新闻网以此为题撰文称,许多外媒报道大罢免时,往往接受执政的民进党或罢免团体的说法,认为国民党立委是中共同路人,在国际社会极端反中的氛围下,它们失去客观理性,以为大罢免是台湾社会积极对抗北京认知作战的重要反击。

台湾自农历年后开始的一连串大罢免行动,乃至在野国民党和民众党4月26日在总统府前凯达格兰大道召集的10多万人集会,西方主流媒体几乎都没有报道,投票前的些许报道,立场也倾向民进党,投票结果却与事实相去甚远。

严震生向《联合早报》表明,过去国际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对曾经挑战威权统治的民进党过于纵容,“如同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美国也曾对它有很大的期待,但当其民主己经变质,不应再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日媒体事后相继批赖政府

向来与民进党交好的日本媒体,事后罕见地相继严词批判赖政府的做法走向民主的反面,造成台湾社会的撕裂,甚至点名赖清德“会是陈水扁第二吗?”

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向《联合早报》表明:“日本媒体解读蛮正确的,要把才当选一年多、没有违法的立委歼灭,并不符合民主,也违反罢免的立法原意,即不具正当性。”

何思慎说,从情感上而言,日本希望台湾由亲日的民进党主政;从实际利益来看,由拒绝与中国大陆统一的民进党执政,也有利日本西南群岛的安全。

他认为,日媒虽严词批判赖清德和大罢免,“并非抛弃绿营,只是警告赖清德的做法可能会断送民进党2028年的政权,国民党也不要得意忘形,外在国际环境不利于蓝白。”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

民进党大罢免二连败 赖清德威信重挫 2028连任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