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盘点海军作战武器:鹰击系列新型导弹、无人潜艇首亮相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本次阅兵,除了常规军人方阵和武器展示之外,还将在传统武器的装备基础上,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
中国海军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其水上作战武器的发展备受外界关注。除了大家熟识的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等航母,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也有不少武器装备,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近程防御系统等,有望在本次阅兵上公开展示。

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涵盖了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多种型号,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水面目标。

鹰击-18 (YJ-18) 是中国海军现役主力水面舰艇的主要反舰武器,该导弹具备“亚超结合”的飞行模式,大部分飞行过程中保持亚音速巡航,在末段接近目标时会加速至超音速,大幅压缩敌方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052D型和055型驱逐舰也装备了此型导弹。

鹰击-18 (YJ-18) 是中国海军现役主力水面舰艇的主要反舰武器。(影片截图)

鹰击-83 (YJ-83) 是中国海军舰艇的标准配置之一,装备数量庞大。央视军事曾多次介绍该型导弹,强调其高可靠性和广泛的适装性,是054A型护卫舰等主力舰艇的常见武器。

鹰击-83 (YJ-83) 是054A型护卫舰等主力舰艇的常见武器。(中国军网)

鹰击-21(YJ-21)是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最神秘和最致命的导弹之一,一直是被认为是解放军海军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只的“杀手锏”。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曾披露,“鹰击-21”在末端攻击阶段的速度可达10马赫(10倍音速),若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计算,10倍音速即“鹰击-21”在最后砸向敌人时的速度可达每秒3400米,以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系统均无法拦截,即使不发生爆炸,也会对敌舰造成致命性的巨大打击。

YJ-21反舰弹道导弹试射画面。(微博@中国战略支援)
鹰击-21(YJ-21)是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最神秘和最致命的导弹之一。鹰击-21E为外贸型号。(知乎)

另社交平台上传出的照片显示,能够从舰艇或军机上发射的鹰击-15、鹰击-17、鹰击-19及鹰击-20新型导弹也在阅兵演练场上出现,但官方未曾公布相关参数。有分析称,鹰击-15可能是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超过音速(时速约1235公里);鹰击-17与鹰击-19则可能是高超音速导弹,能以超过音速5倍的速度飞行,并在飞行中机动,难以被拦截。鹰击-20可能是一款高机动性空气动力弹道导弹。

中国海军的防空导弹系统为舰队提供多层次的保护,以应对来自空中和海面的威胁。其中,3面红旗为中国海军舰队撑起了防空保护伞。

红旗-9(HQ-9)是一种兼顾海陆两军通用的防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海军版为海红旗-9。在海红旗-9的基础上,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海红旗-9B (HQ-9B)后来面世, 射程达200公里,不仅可以有效攻击各类高速低空的飞机、巡航导弹,还可末端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052D型和055型驱逐舰也装备了该型导弹。

055型106延安号导弹驱逐舰发射海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微博@ralph的历史小屋)

红旗-16(HQ-16)是中国海军第一种采用垂直发射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舰艇的区域防空,拦截反舰导弹和飞机类目标,其射程和射高能够弥补海红旗-9的盲区,两者合力打造起中空和高空区域防空网络。除了054A型护卫舰,“现代”级驱逐舰和051B“深圳”号也装备了大量红旗-16。

海军型红旗-16发射。(知乎)
红旗-16 有海军舰载型和陆军车载型,能拦截飞机、反舰导弹和无人机等目标。(中华网)

海红旗-10(HHQ-10)是一款近程防空导弹,是中国海军装备的主要近防武器,可有效拦截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目前装备于辽宁舰航母、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056型护卫舰、053H3型护卫舰。最远射程可达10公里至12公里。《央视新闻》多次展示了该系统在实弹射击演练中精准拦截来袭靶弹的画面,证明其是舰艇应对末段威胁的最后一道防线。

北部战区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组织实战化演练。图为海军的红旗-10防空系统。(国防部网)

除了导弹,中国海军还拥有先进的近程防御系统。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又称1130近防炮,是继国产730近防炮武器系统后升级研发的最新近防炮武器系统,是中国海军水面主战舰艇的标配。因其每分钟射速高达上万发而常被称为“万发炮”。

除了上述已对外展示过的武器外,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本次阅兵会遴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参阅,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是首次对外展示。

据外媒报道,中国海军已在水下领域投资多年,近年有至少5种不同型号的巨型水下无人载具进入测试阶段。

其中一款曝光的潜艇侧身漆上了“AJX002”的编号。( Defence Blog@X平台)
演练中还出现了另外一款体型稍大的巨型水下无人载具,该款式被防水布覆盖。(X平台)

近日在阅兵演练场上至少出现了两款不同型号的“无人潜艇”,其中一款曝光的潜艇侧身漆上了“AJX002”的编号,长度约在18至20米之间,直径约1至1.5米,外型呈鱼雷状,采用泵喷推进器;另外一款体型稍大的巨型水下无人载具被防水布覆盖,但仍可看出其直径约为“AJX002”的两倍,并采用了更先进的X型舵。

报道分析认为,中国这些巨型水下无人载具并非核动力。此次阅兵所展示的无人潜艇,更可能是中国将其庞大的巨型水下无人载具研发计划“实战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