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普京金正恩站位意义?曝光终极武器 中国释放三大讯号
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焦点。最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罕见地站在习近平主席两侧,三位领导人历史性同框登上天安门城楼,这个画面立即成为全球的头条新闻。
这次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更向国际社会释放了重要的政治信号。今日我们就深入分析这个历史性时刻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中国通过这次阅兵向世界传达的重要讯息。
历史性同框: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共登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上的这个历史性画面绝非偶然安排。普京和金正恩同时出现在中国最重要的政治舞台上,这个前所未有的外交安排背后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首先,它彰显了中俄朝三国关系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他的出席本身已经是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确认,而金正恩的同时现身,更强化了东北亚地区政治联盟的象征意义。
其次,这个历史性同框也体现了三国对二战历史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共同认知。中国、俄罗斯和朝鲜都是当年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共同出席强调了对历史正义的坚持和对和平的珍视。
更重要的是,这个安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并非孤立无援,而是拥有重要的战略伙伴和盟友支持。这种团结展示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国际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01》专访前台湾空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官邱世卿,他分析,普京和金正恩的站位固然有象征意涵,“显示中俄朝之间在这个时期的战略靠近。但我认为,这场阅兵的讯息远不止于此。它的潜台词是让其他国家看到,中国不仅拥有军事力量,也能为周边提供“安全保证”。这对正在思考站队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参考。”
邱世卿强调,“阅兵从来都不是针对单一国家,而是面向全世界的展示(军备画面),这样的场合既是向友邦显示信心,也是向潜在竞争者和敌对势力传递警告。当前的国际秩序正处于旧有框架瓦解、新秩序尚未建立的过渡期,这是一个‘实力证明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盟友不会真正信任你,承诺也不会被当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透过这场阅兵,展示足以支撑外交战略的硬实力。”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此次参加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和中国国内领导人是穿插安排的,每隔两三个国际领导人就有国内领导人的座位安排。《香港01》分析,今日的中国,最大的挑战在外不在内。如此庞大规模的外宾出席观礼,说明阅兵已经不只是中国的国内议程,而是重大国际外交事件。穿插安排外宾和国内领导人,有招待客人的意味。
三大国际信号:和平发展与大国担当
通过这次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国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这些信号对于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具有关键意义。
第一个信号,中国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决心,明确表达了对二战胜利成果的珍视和对国际正义的坚持,提醒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可颠倒,任何企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都会遭到坚决反对。
中国阅兵·图辑|比外媒更有人味!新华社出图获赞“国字号站姐”
第二个信号,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不移。中国的国防建设是防御性的,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地区稳定,而不是进行扩张或威胁其他国家。
第三个信号,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在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诸多挑战的时刻,中国通过这次阅兵展示了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改革的坚定立场。
军事现代化新高度: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跨越
这次阅兵也全面展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标志著中国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参阅的武器装备完全实现国产化,其中新型装备的占比很大,当中包括隐形战机、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导弹和各种无人武器系统,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事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作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收官之年,这次阅兵也是对过去十年军事科技创新成果的全面检验。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到新材料技术的突破,从先进制造工艺的提升到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都在这次阅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表明中国已经从军事技术的跟随者转变为某些领域的引领者。
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剑指美国F-35
首先说说最瞩目的中国自主研制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这次阅兵同时展示了空军版歼-35A和海军舰载版歼-35,两款机都是采用单座、双引擎设计,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地对海作战。
歼-35A去年底已经在中国航展公开亮相,主要用来打击敌方第三和第四代战机、地面或海上防空力量,还可以拦截轰炸机和巡航导弹。而舰载版歼-35就有“弹滑兼容”的特点,即无论是滑跃起飞还是弹射起飞的航母都可以使用。
中航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曾经表示,歼-35绝对有能力打败美制F-35,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机之一。这个说法可以说是相当有信心。
战略级大杀器:东风导弹家族全面升级
这次阅兵最震撼的部分,就是展示了中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了解放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东风-26D导弹也特别值得关注,这款导弹是东风-26“关岛杀手”的升级版。军事专家表示,东风-26D通过采用新的乘波体弹头,射程和机动能力都有很大幅度提升,从中程弹道导弹变为战略性武器。
另外,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作为压轴出场,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体现了中国战略反击能力。
航母杀手: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有“航母杀手”之称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最神秘和最致命的导弹之一,一直被认为是解放军海军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只的“杀手锏”。
解放军曾经披露,舰载型鹰击-21在末端攻击阶段的速度可以达到10马赫,即10倍音速。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系统都无法拦截,即使不发生爆炸,都会对敌舰造成致命打击。
据报道,鹰击-21有舰载型和空射型版本。美媒估计,鹰击-21舰载型的射程为1000至1500公里,又估计中国轰炸机能够在美国航母防空圈外从容发射鹰击-21。
空降作战革命:运-20配合新一代空降战车
这次阅兵还展示了多型中国军队空降装备。军事专家介绍,中国新一代空降战车装备跟随军队空中作战力量的壮大协同发展,在通过运-20空投到预定作战区域后,可以让一同伞降的空降兵落地之后就从轻步兵转变为装甲部队。
专家特别提到,新一代空降战车采用模块化设计,虽然功能作用不同,但采用了相同底盘,在战场上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打击体系。
未来战争:无人作战系统崛起
除了传统武器,这次阅兵还展示了多款“忠诚僚机”型无人机。这类无人机并非传统无人机,而是可以和有人战机一起作战。美媒形容,中国发展的忠诚僚机未来可用于陆基作战或航母部署,成为新一代战机的护卫和先锋,将会改写未来空战模式。
另外,阅兵还曝光了巨型水下无人载具,其中一款无人潜艇长达20米,直径约1至1.5米,外型呈鱼雷状,尺寸和外型与俄罗斯的核动力“海神”鱼雷相似。
这次阅兵首次大规模展示了代表未来战争形态的新质战斗力,包括无人智能作战系统、高超音速武器技术、网电攻防新型力量和水下作战先进装备。这些新型作战力量的亮相,标志著中国军队正在加速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新时代大国外交:责任与担当的完美结合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它的影响将远远超出军事展示本身,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地区安全环境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次阅兵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地位,也展示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承诺。普京和金正恩的历史性同框,标志著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加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通过这次阅兵清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选择。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中国也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任何企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坚决回应。
台军事专家:最大输家是赖清德
台湾军事专家、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向《香港01》表示,任何的新装备都是整个战争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真实的战力还是要配合现场的情况。
他认为此次许多西方政要不来,其实是反映他们内心的焦虑感,“他们抵制参加这里,但是以韩国为例,韩国总统不来,国会议长还是要来,新加坡总理不来,副总理还是要来,可能各国还是派遣政要参加,美国刻意抵制,只是大家在拉帮站队,但是从这个过程之中,川普刚才在他的社交媒体也贴了一份文,对不对?他也要发出贺电。”
他认为,此次阅兵活动,最大输家是赖清德政府,“最大的输家就是在台北的赖清德政府,懂不懂?因为赖清德政府在那边强调终战回避抗日,你知道,然后在那东躲西藏,最后等于说特朗普一张贴文把整个赖清德对于这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话语权全部剥夺掉了。”
总结来讲,这次中国80周年阅兵展示的军备,可以说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一次全面检阅。从第五代隐形战机到高超音速导弹,从无人机群到水下无人载具,涵盖海陆空各个作战领域,体现了现代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点。
中国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不仅是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成就的检阅,更是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国际主张的宣示。它向世界表明,一个更加强大、更加自信的中国,将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