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难掩阴谋论? 不要让于朦胧成为下一个乔任梁
随着9月11日晚艺人于朦胧的工作室在微博官方帐号上正式发布消息,宣告于朦胧堕楼身故,在各大媒体平台被各种猜测、传言、消息笼罩的“于朦胧到底怎么了”终于有了答案。
虽然这两年,娱乐圈有多位明星出乎意料地英年早逝,但于朦胧的消息传来还是令关心娱乐圈的网民觉得非常震惊。当天上午微博名为“名侦探小宴”的娱乐八卦号最先爆料,称接到爆料,男明星于朦胧堕楼身亡。
作为一个以爆料来获得关注的娱乐帐号(也就是网民通常说的“狗仔”)自然不会仅仅是告知,没过多久这个帐号就释出了更多的由“知情人”给的“料”,把场景、细节描绘得十分“生动细致”——朋友聚会、反锁房门、兜里装着朋友的劳力士、纱窗被扣开、警方排除刑事案件——这些展现出的种种看似诡异、不符合常理的元素,一下子让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突发事件,火速转换到了娱乐八卦新闻常有的“全民柯南”环节。
爆料是真是假?“名侦探小宴”究竟有没有拿明星的生命在造谣?显然,在冲上热搜20分钟内没有删帖,于朦胧相关方面也没有辟谣,虽然没有官方消息,但所有人心中隐隐觉得应该是凶多吉少。
那劳力士、纱窗、朋友……这些“要素”呢?似乎给好事者递上了素材,很快围绕“两块劳力士”就开始有各种版本的“猜测”,有说“博主这样是在暗示偷东西”的,有说“有可能是自杀前留信息”的,根据互联网的一般套路,一则则生动的、看似有理有据的小作文,很快就被网民以排列组合上述“要素”的方式炮制出来。
美貌的个体、惨烈的死亡,自古以来被炮制谣言的套路大抵相同:权势滔天的大佬,弱小而美丽的艺人,隐藏着罪恶的饭局,变态的潜规则、警方得罪不起掩盖罪恶……每一个要素都精准踩到了围观路人的刻板印象和猎奇兴奋点上,最后默默摇头说着“唉,可惜了”,一边感慨美丽的消逝,一边重复着“社会的黑暗”。更有甚者已经有人组织起来针对所谓的警方“这么快就排除刑事案件”要以猜测版本的真相为基础来“讨公道”了。可以预见,关于于朦胧之死的小作文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断叠代升级,不断塑造八卦者的集体记忆。
是不是特别像乔任梁死后的是是非非?因身患抑郁症结束生命后,打着“讨公道”“要真相”的所谓粉丝直到今年依然活跃在网络上,甚至乔任梁的父母都成为了污蔑攻击的对象,不得不气愤地反复发声,澄清自证。
面对部分网民“收钱闭嘴寒了网民的心,让儿子含冤九泉死不瞑目”的指责和谩骂,乔任梁的母亲在视频里的喊话:“你们怎么想得出?”
他们真的是在讨公道吗?这些人嘴中的真相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本质上是一种“黄谣”,一个年轻生命逝去本已是悲剧,却还得自觉自愿地成为某种网络色情文学的素材,打着真相的名义用文字和谣言继续凌虐死者,让他们的亲人遭受二次伤害。
某些粉丝,或者自称粉丝的人,打着“我们爱他”的名义,实则是在任性地释放他们无处安放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做主”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蛮横的霸凌。
面对各种谣言与阴谋论,有警方背景的大V“江宁婆婆”发文,从警方工作流程的角度做了详细的解释,一是“排除刑事案件”的结论必然是有足够调查和证据做支撑的;二是“排除刑事案件”并非对自杀还是意外有了明确的结论;三是在这个时候捕风捉影的阴谋论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但这样的解读显然无法遏制住阴谋论者的行动,因为他们的臆测在他们的逻辑里是无法被“证伪”的,警方出结论,出官方通告,可以被说成是“大佬手眼通天警方被捂嘴”,相关人士出来证明,也可以说是“大佬手眼通天这些人都被收买了”,甚至有反对的意见也可以是“大佬手眼通天买了水军”,总之问就是大佬手眼通天,怎奈何通天手眼也拿阴谋论者本人无能为力——靠着虚空大佬,他们坐上了食物链顶端。
一位公众人物的意外去世,全面调查、给出符合逻辑、证据链完整的调查结果和说明是理所应当的。但专业的事应该交由专业的人来办,尊重逝者、尊重证据、遵守网络言论的边界,也是每一个路人理所应当做到的。如果是爱于朦胧的人,更该如此。
不要让乔任梁身上发生的悲剧重演了。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