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重型隐形战机群!第300架歼-20曝光 美军陷稀土危机

撰文: 观察者网
出版:更新:

即将开幕的长春航空展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有细心网友发现,这次中国空军派来的一架歼-20隐形战斗机,机身上的生产批次编号暗示,它是第300架正式生产的歼-20。这也印证了外界之前的猜测——歼-20正在进入快速生产阶段,年产量超过100架似乎并非不可能。

长春航空一架歼-20的机身上的生产批次编号暗示,它是第300架正式生产的歼-20。(微博@沙丘里的回音)
歼-20。(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官网)

照片显示,该机编号为CB10300。根据此前外媒总结的相关规律,代表该机是第10批次,第300架正式生产型。据说,中国空军派出这架歼-20将进行静态展示,不但是要让观众好好看看中国先进战斗机的精细工艺,也是在通过这样的细节,向外界传递多个信号。

首先,中国空军拥有超过300架歼-20,它们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重型隐形战斗机群。全球能算上重型隐形战斗机的,除了歼-20之外,只有美国的F-22和俄罗斯的苏-57,其中F-22已经停产,正式生产了187架,而且30多架早期型号已经不具备作战能力,只能承担训练任务;俄罗斯苏-57这么多年总共只生产了26架,差距更为明显。因此歼-20在规模上的巨大优势,正在给美国巨大的压力——CB10300只代表中国空军展出了第300架歼-20,而不是中国空军只有300架!

中国空军公开“歼-20”发射导弹成功击中目标的影片。

其次,从产能上看,歼-20经过快速产能爬坡阶段后,目前正处于高速生产期。早在去年西方媒体就猜测,歼-20的早期批次经过小步快跑式的渐进式改进后,技术逐步成熟,同时多条脉动生产线调试完成后,其年产量可能将达到100架。如果算上沈飞的歼-35隐形战斗机的产能也在逐步提速,未来中国隐形战斗机总数可能会惊人的速度增加。

歼-35A亮相珠海航展。(视觉中国)

作为对比,尽管五角大楼在2024年批准F-35战斗机开始全速生产(已经比原计划晚了四年多),但即便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乐观的估计,其年产量也不过在150架左右,其中还有很大部分(1/3甚至更多)需要交付海外客户,这也意味著美国即便全力以赴,美军在隐形战斗机的总量方面也会逐步被中国赶上。

更糟糕的情况来自F-35拉胯的现实产能。前面提到的年产量150架只是“理想情况”。但现实是F-35正陷入交付泥潭中。美国政府问责局(GAO)9 月 3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F-35 Block 4 升级计划已经遭遇一再延误和成本超支。最初,F-35战斗机Block 4升级项目下的所有66项能力计划于2026年全面完成,但这一时间表后来被推迟到2029年。如今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的报告警告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到2031年也无法交付Block 4的全部升级,即使只拥有“66项功能中的一部分”,也会比最初的时间表晚了五年。该报告还提到,目前,F-35的Block 4升级项目的成本比最初估计的要高出 60 多亿美元。

F-35是美军王牌机种。(视觉中国)

关键问题在于,解决F-35产能不足的关键不在美国掌控之中。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2023 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 F-35 的平均延迟时间为61天,而到2024年,F-35 交付的平均延迟时间为 238 天!

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中国控制的稀土供应链。“鉴于中国几乎完全控制著对 F-35 Block 4 升级至关重要的稀土元素等关键战略矿产,未来F-35的交付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延迟和成本超支。”例如Block 4 计划下的关键升级涉及更换AN/APG-85新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它使用氮化镓 (GaN) 天线元件。但中国对镓和锗等关键原材料出口的限制对美国下一代军用电子产品的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的报告解释说,一架F-35战斗机含有超过 900 磅的稀土,仅发动机就要使用超过50磅的钐钴磁铁。而中国已经明确禁止稀土制品出口给美国军工企业,即便美国通过组织第三方货源或者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获得,但现实情况是它们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价格也一涨再涨——F-35的交付泥潭和价格飞涨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这种局面也注定了随著时间的推移,中美隐形战斗机的实力对比将出现标志性的东涨西落,这次长春航展上亮相的第300架歼-20,正代表著这种趋势。

本文获观察者授权转载,作者为“大雾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