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成立70年 中国发布白皮书昭告新疆的重大变化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9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政府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既有介绍历史上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的理念经验、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开创治疆新局面”,又有展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主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文化发展、民生福祉、建设新疆的强大合力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这说明面对新疆复杂的安全形势和治理挑战,中国政府经过多年的政策实施,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

据中宣部副部长王纲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的介绍,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仅“反分裂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大局实现由乱到稳、由稳向治的历史性转变”,而且“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充分显现”,“文旅产业加快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大约占整个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既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重要的西北边疆和战略屏障,又是重要的能源基地。作为一个地域广袤但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的维吾尔自治区,怎么保持新疆的稳定与安全,怎么治理和发展新疆,一直是考验中国政府的重要难题。

新疆曾被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困扰,2009年的七五事件是一起危害很大的暴力犯罪事件。(央视新闻截图)

长期以来,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中国政府治理新疆经常面临的挑战。2009年新疆发生的七五事件是一起性质恶劣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100多人不幸死亡。为了确保新疆的稳定和发展,2010年中国政府召开首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主题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013年、2014年,新疆发生多起暴恐事件。2014年乌鲁木齐“5·22”暴恐案造成39名无辜群众死亡。屡次发生的暴恐事件既严重干扰新疆的发展,又威胁新疆人民的生命安全。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人员往来交流的前提条件。乌鲁木齐“5·22”暴恐案发生几天后,2014年5月28日至29日,中国政府召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提出“必须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从那时开始,伴随着中国政府持续加大援疆力度,新疆大幅强化维稳和反恐工作,重拳打击暴力犯罪。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召开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认为自2014年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和“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提出“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这说明新疆工作开始在维稳常态化的同时注重统筹安全与发展,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随着新疆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新疆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新华社)

今年7月1日,曾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的陈小江空降新疆,担任党委书记。在7月1日的新疆领导干部会议上,正式上任的陈小江提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和“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强调“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又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今后新疆的治理工作会持续强化统战、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

2013年习近平在上任之初提出:“治国必治边。”如今,新疆已经发生许多变化。与2013年、2014年频繁发生暴恐事件不同,新疆社会已经保持连续多年的稳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刑事新收案件连年下降,为发展经济、促进人员往来打下安全基础。一个有力的例证是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有可能会召开第四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今次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是对2012年尤其是2014年、2020年两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实施效果的总结。新疆是在整个中国的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治理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久久为功。从长远来看,怎么有效兼顾安全与发展,怎么不断改进治理,怎么回应新疆民众的新诉求,怎么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长治久安,仍是今后治疆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