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731》票房上看15亿却面临负评危机?
中国官方力推的抗战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开出红盘,但购票平台的观影后差评率却直逼多部中国网民公认的烂片,电影官方社媒账号的留言区也“沦陷”,出现大量直呼“退钱”“消费爱国情怀”的批评声音。
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731》,星期四(9月18日)上映首日票房飙破3亿元(人民币,下同,5400万新元),星期五(9月19日)的票房成绩也轻松跨过5亿元门槛,售票平台猫眼预测最终票房将上看15亿元。《大河报》称,这部影片已打破中国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纪录。
中国官媒新华社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水”(即负责疫情预防、清洁用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731》一片中,主角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特设监狱”,在遭受折磨后仍抗争求生,“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暴行”。
这部中国主旋律电影因而频频使用“民族之痛”“历史真相”“勿忘国耻”等宏大用词来自我标榜,从制作到上映后的宣传推广,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公开信息显示,《731》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宣传部、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委宣传部联合制作。星期三(9月17日)在哈尔滨举行的全球首映式上,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省政协主席蓝绍敏等高级官员都有出席。
电影《731》全球首映式星期三(9月17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图为“七三一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导演赵林山、演员姜武、李乃文、孙茜、林子烨(从左至右)在首映式现场。(中新社)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特意选在被中国官方视为抗日战争起点的“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当天上映。
日本放送协会(NHK)认为,每年9月18日被认为容易点燃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共同社则直言,《731》的上映预计将让中国民间反日情绪升温。
尽管不确定是否有关联性,但去年9月18日,广东省深圳市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男童被一名中国男子持刀袭击受伤,次日不治身亡。事件虽已过去整整一年,日本人在中国受害的案件仍时有发生,在华日本人持续对安全感到担忧。
日媒报道称,深圳日本人学校星期四停课,上海日本人学校改为线上授课。日本驻华大使馆还呼吁旅居中国的日本公民注意安全,外出时尽量不要用日语大声交谈,提醒称“需特别注意反日情绪高涨”。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四在例行记者会上,也被问到当天上映的《731》和中国今年接连推出的多部二战题材电影,希望向外国政府传递什么信息?有无向日本传递的特别信息?
林剑回应称,中国今年举行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相关题材影视作品也是提醒世人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安全的国家。我们欢迎包括日本在内各国人士来华旅游、学习、经商和生活,将继续一视同仁维护在华外国人的安全。”
而在《731》上映首日,中国多地党政机构、国企和学校等也以“铭记历史”的名义,组织了观影活动。这些机构星期四纷纷在各自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731》观后感贴文,有数百篇之多。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的微信推文称,当地中共党员和干部群众被组织观看电影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纷纷表达内心激动。“这段血泪史不敢忘,不能忘!”“这不仅是一场电影,还是一堂历史课。”
《731》差评不断
不过中国社媒上对《731》的评价却是另一幅光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报道,《731》的第一批观众口碑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有人为历史厚重感落泪,有人因叙事断裂愤然离场。好评的核心几乎都围绕影片题材的特殊性展开,更多是源于题材本身带来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但“一星”差评也不少。打“一星”的观众评论称,《731》全片没有主线和戏剧冲突,好像电子演示文稿(PPT),重要时间点全靠字幕,大量人工智能(AI)制作的场面像是在看网络短剧,总少了些想看到的东西,观众的最初期待与实际观影体验落差不小。
因此,《731》官方微博账号的留言区在电影上映后画风突变,原本因爱国情绪而一面倒支持电影的声音,被不断涌入的网民批评淹没,“拍成这样,对得起列祖列宗吗”“导演是日本人吧”“日本本来就不承认731和(南京)大屠杀,看了这电影更乐了”,要求“退钱”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而当《731》官方微博星期五继续发文称“绝不原谅731罪行”宣传电影时,得到的最多点赞回复是:“绝不原谅你们!这么严肃的题材拍这么烂! ”
这场差评风波也蔓延到中国最主流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上。一条对《731》给出五星好评、获得逾3000人点赞的短评写道:“在震撼的历史面前,导演是拖后腿的那个。”而获得最多点赞的豆瓣长篇影评则直接批评《731》是“消费爱国情怀的纯烂片”。
公开资料显示,《731》导演赵林山此前只拍过三部作品,2012年上映的《铜雀台》是他唯一有豆瓣评分的电影,凭借5.3分的成绩跻身烂片行列;另一部2018年上映的《黑道圣徒》,和2012备案拍摄迄今未上映的《我的前任是极品》,则被中国网民形容是“一听名字就是烂片”。
网民们的情绪也直接反映在客观的电影大数据上。
九一八临近《731》将映 深圳日本人学校停课 日驻华使馆发提醒
长期追踪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的微博大V“电影票房”星期五凌晨发文指出,《731》上映首日的猫眼购票好评有8841个,差评4151个,好评率68%;另一大购票平台“淘票票”好评5184个,差评1700个,好评率75.3%。两大平台购票观后好评率在今年票房破亿的影片中,仅高于《封神第二部》与《酱园弄·悬案》,位列倒数第三。
中国购票平台的好评评分被普遍认为虚高,上述两部对比电影的豆瓣评分均在6分以下,这也意味著《731》如果像其他商业片般让网民畅所欲言评价,最终开出的豆瓣评分可能不太好看。不过,这部获得官方加持的爱国影片,在不少平台的差评都陆续遭到删除,即便这依然挡不住新的差评前赴后继滚滚而来。
《731》的口碑滑铁卢,无疑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生意经的一记警钟。尽管沈重的历史记忆足以点燃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但当一部电影连最基本的制作品质都失守时,单靠政治动员与情感号召便很难不遭到反噬。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