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总监遭性侵反遭公司恐吓开除 丽丽的战争还在继续?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丽丽的战争,正式开启反击”,在被公司老板性侵后的第665天、企业不服工伤认定结果提起诉讼后的第179天,因遭性侵抑郁成疾的天津女高管崔丽丽,上月终于取得一次关键胜利。

现年40岁的崔丽丽原本事业有成,是一名年薪百万的销售总监,任职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天津德科智控公司。两年前,她陪同公司创始人王豪到杭州出差,让她的人生一夕被毁。

据《浙江日报》旗下潮新闻、《凤凰周刊》旗下微信公众号“冷杉RECORD”等报道,2023年9月22日晚,崔丽丽在杭州宴请客户喝醉酒,被王豪抱至酒店房间。第二天凌晨醒来,她发现自己全身赤裸躺在床上,老板睡在旁边,才意识到被性侵。

之后,崔丽丽继续工作但常做噩梦。即使事发当天记忆因醉酒而模糊,恐惧和伤害却在她的潜意识里隐隐作痛。

酒店监控画面显示,王豪将崔丽丽抱回房间。(网络图片)

事发四天后,崔丽丽才把真相告诉丈夫吴东,影片电话里止不住哭泣:“感觉被欺负了。”

在丈夫支持下,她开启了维权。崔丽丽一周后独自重返杭州,到事发酒店取证。酒店监控画面显示,王豪不顾前台人员的劝阻,将她一路抱回房间。前台也曾通过拨打电话、敲门,试图让王豪把她送回自己房间,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酒店监控画面显示,王豪将崔丽丽抱回房间。(网络图片)

调取完监控后,崔丽丽回到天津找王豪对质。她想著,只要对方承认那晚的真相,可以选择不报警,默默离开公司。但王豪坚称,是因崔丽丽的房卡一直刷不开,才把她抱回房间照顾,还指责受害者污蔑他的人格,“不知好歹”。

王豪嚣张的气燄让崔丽丽下定决心报警,就此开启历时两年的诉讼抗争。在丈夫的陪同下,崔丽丽再到杭州报案。当地警方随后到事发酒店搜证。

检察官调看酒店监控时,发现崔丽丽进到王豪房间约半小时后,隔壁男房客突然打开门,在王豪房间门口徘徊几分钟,还有掏手机的动作。

警方联系到该房客,对方称当晚听到隔壁有床撞击墙壁的动静,以及女性“不要,不要”的反抗声,便走到房间门口开启了录音。这份证言、两分钟的录音记录,以及酒店内公共安全影片,成为定案关键证据。

杭州警方两周后立案并逮捕王豪。杭州滨江区法院去年4月初一审宣判,以强奸罪判王豪入狱四年,赔偿崔丽丽3000元(人民币,下同,541新元)就诊费。

让老板绳之以法后 还得对抗老东家

不过,判决结果未能让崔丽丽开心起来,因为走不出阴影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无法继续正常上班。

崔丽丽任职的公司始终没有为她发声,也未帮她申报工伤认定,还在王豪被判入狱两周后落井下石,以“旷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度”为由要开除她。案子赢了,工作却丢了。

尽管刑事案件取得胜利,但崔丽丽工伤认定的维权之路并不平坦。

公司恐吓开除她同日,崔丽丽与丈夫就到天津津南区政府部门申报工伤,却当场被拒,理由是她没有出示专家会诊证明。职场性侵伤害申报工伤并不简单,崔丽丽咨询过不少律师,几乎无人看好她维权。

崔丽丽也向妇联、工会、劳动监察大队求助,但相关部门都没有执法权。

崔丽丽表示:“看似是我在跟企业对抗,其实我最终的敌人是整个系统。系统的缺失才让我们如此无力和脆弱。”

之后,崔丽丽到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三个月,才拿到专家会诊声明,证明她患上PTSD,由此敲开维权的第二道门。

天津津南区人社局去年7月受理崔丽丽的工伤认定,12月发出认定工伤的决定书。

崔丽丽通过媒体发声,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网络图片)

这份工伤决定书影响深远。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吕孝权指出:“这在全国女职工劳动维权领域,以及工伤认定领域里,都是一个很有影响力及借鉴意义的案例。”

他也说:“这个案例对于将来类似在因公出差期间遭受性侵害的情形,为受害者依法、及时、有效地主张和维护自身合法的劳动权益、经济权益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不过,崔丽丽的前东家不服工伤认定结果,今年1月还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双方就此展开法律战。之后,天津津南区在3月还发布裁决,判定德科智控违法开除崔丽丽,需赔偿113万元。公司方对此同样不认可,提出上诉。

天津津南区法院7月中一审宣判德科智控败诉,公司方未跟进提出上诉。崔丽丽的工伤判决书8月11日由此生效,开创了中国职场性侵案获工伤认定首例,也意味著崔丽丽第二阶段的法律战宣告结束。

不过,这场牵涉职场性侵、工伤认定标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维权之战”,也只是走完三分之二,远未到落幕时。

崔丽丽9月10日透露,法院判赔的113万元中,她仅收到2万多元,大部分款项仍未执行。

在刑事案、工伤认定相继尘埃落定后,崔丽丽与前东家的法律战本周也转向劳动争议纠纷案,星期二(9月23日)即将开庭。在此案中,崔丽丽追加约50万元的停工留薪期工资诉求。

杭州也出现首例性侵类工伤认定

在崔丽丽看来,这场职场性侵案,摧毁了她对他人的信任、苦心经营17年的职业生涯,以及整个家庭,“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在漫长的自我重建过程中,崔丽丽决定通过实名和露脸的方式站出来,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丽丽的战争”账号,反复控诉和讲述这段经历。

她想让自己的故事被看到,也希望能让更多女性群体意识到,“当自己遭受侵害时,错的是施暴者,而非自己”。

崔丽丽表示,维权是一个去污名化的过程,希望有类似遭遇的女性,抛弃内耗,勇敢维权。

中国舆论虽然一面倒支持崔丽丽维权,但网络上也出现劝她与丈夫吴东离婚的杂音。

崔丽丽夫妇上周一起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怒怼劝离言论。吴东表示:“99.99%的人,都会去支持自己的爱人,劝离婚的人,是当笑话在看,说话不经过大脑。假如你的孩子受到校园欺凌,你会把他遗弃吗?”

崔丽丽则表示,尽管经历了很多至暗时刻,但幸运的是,她的丈夫仿佛深渊中的一束光,支持她、保护她、温暖她。

对于大部分性侵受害者选择“失声”的情况,致力于保护女权的中国律师吕孝权认为,这说明中国仍“缺乏社会系统资源的支持,缺乏法律心理的庇护”。

他希望,社会尽快建立系统性资源,让受害者能心无旁骛、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权。

在漫长的自我重建过程中,崔丽丽决定通过实名和露脸的方式站出来,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丽丽的战争”账号,反复控诉和讲述这段经历。(网络图片)

有崔丽丽的判例在先,浙江杭州9月初也出现首例性侵类的工伤认定。一名公司女职员出差期间被客户企图性侵后,精神受创,获判属工伤。

尽管崔丽丽维持之路道阻且长,但此案在​​工伤认定上取得突破​​,打破了中国官方对工伤认定仅局限于物理伤害的传统,也为职场性侵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提供重要判例。但这起案件也显示,当前帮助受害者维权的制度和系统仍不足,明显有待改善。

以崔丽丽自己的话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案例,推动完善职场保护机制,让权力不对等不再成为性侵的温床。“我想再次告诉职场女性,遭遇侵害不是耻辱,沉默才会让施暴者更猖狂。”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