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逼急了! 中国正多维度蚕食美国传统军事优势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本周一(9月29日)傍晚,中国华北地区的天空出现“异象”,不少北京、河北、山西的网民在社交媒体晒出照片和视频:一些画面中,华灯初上的夜空犹如出现一条金色飘带,划过泛红的天空;另一些画面中是晕染开的彩云,在夕阳的余晖中螺旋上升。

+4

奇幻又壮观的景象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中国媒体引述气象和航天专家判断,类似的景象是火箭云,通常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发射时的尾迹有关。

截至星期二(9月30日),这次火箭云的成因还是个谜,到底是因为航天发射,还是因为军方测试了某种装备,中国官方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不过,在互联网上,军迷们早已炸了锅,很多人言之凿凿,认为这次的火箭云,绝非普通航天发射形成。

有军迷通过分析网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拼凑出火箭云形成的整个过程,还称观察到火箭云的轨迹出现特别的“机动变轨”和“二次俯冲加速”,推测这是在试验高超声速飞行器。

有时政博主则认为,这次的火箭云具备反导拦截测试的典型特征,而且是在大气层边缘实施拦截,针对的就是洲际弹道导弹。还有军迷猜测,说不定就是在测试九三阅兵上亮相过的红旗-29防空导弹,正是对美国前几天在大西洋“秀肌肉”还以颜色。

歼-3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飞,这是战机离舰瞬间。(中国军号)

刚过去的9月被形容为中国军迷的“狂欢月”。中国在九三阅兵中,高调亮出各种先进装备;在长春航展展示隐身化、智能化、无人化军机;又在福建舰大方“秀”出领先的航母电磁弹射技术。中国互联网上还“剧透”了无人机航母四川舰,让各方猜测这款新型战舰海试在即。

中国接二连三“秀肌肉”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闲著。美国海军在9月17日至21日,在佛罗里达海岸连射四枚“三叉戟IID5”型潜射洲际导弹,引发多方关注。

美国海军发布消息称,四次试射都是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发出,最后落在大西洋上。虽然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办公室称,此次试射属于例行测试,不针对任何正在发生的世界大事。但无论是美国舆论还是中国舆论,都不认为美军密集试射是在例行测试,而是有浓厚的战略意味。美国《新闻周刊》在相关报道的标题中就直接点出,美国试射核导弹,“一只眼睛看向的正是中国”。

东风-61型洲际弹道导弹。(新华社)

美国此次试射战略导弹,距离中国在九三阅兵上亮出东风-61、东风-5C、巨浪-3、惊雷-1等战略“杀器”仅两周,中国舆论认为,美国这次是被逼急了,明显是在回应中国首次公开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力图重新平衡中美核博弈天秤,并向世界展示美国的核打击优势。

在常规武器上,面对中国装备的快速更新换代,美国也在卯足劲抗衡。在第六代战机F-47官宣半年后,美国军方上周公开项目最新进展,透露第一架F-47战斗机已经在波音工厂中开始建造,预计将在2028年试飞。

美国国内对中国军事力量快速提升的戒备心也越来越强,并开始担忧在军事制造能力上被中国甩在后头,连“子弹”都不够。

《华尔街日报》最近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楼担忧,美国在未来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中,可用的武器储备过低,为此正敦促导弹供应商以双倍甚至四倍的速度加快生产,提高爱国者拦截弹、远程反舰导弹等12种武器的库存。美国副防长范伯格(Steve Feinberg)甚至在这个“弹药加速委员会”亲力亲为,每周都会致电军火公司高管讨论,紧张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增加武器库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对军工企业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道引述的军事专家直言,企业不会因为政府空谈就去增产,政府得先签下订单,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企业提高产量。

九三阅兵,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香港01直播截图)

相较之下,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以及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强大的制造能力、更加完善的工业产业链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军工迎来井喷式大爆发。海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入列新型舰艇,被形容为“下饺子”;中国的战机也在快速迭代,在迎合未来空战需求的无人隐形作战飞机上,无论是制造优势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尽管美国军事实力的全球领头羊地位依然难以撼动,但这些年下来,中国正在多维度地蚕食美国的传统军事优势,也在削弱美国的战略安全感。这也意味著随著中国更加高调且频繁地展示军事实力,美国也会愈加警惕,并采取更强势的姿态回应,竭力巩固原有的军事领先地位。对世界而言,两个大国陷入你来我往的军备竞赛,很可能成为动荡的源头,让和平与稳定的前景更暗淡。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